安徽墙体广告 9月24日,我国共产党
淮南市第十次党代会成功落幕。历经五年的砥砺行进,
淮南奋力在资本型城市开展中闯出新路,从“一煤独大”的工业结构到一批高新技术
公司集聚,发明科技立异开展新“引擎”,非煤工业占GDP比重进步2.6个百分点。曩昔五年,
淮南不断探究、开展,成功跻身省级立异型城市试点、全国才智城市试点,建造美丽
淮南又迈出坚实一步。
“新”动能支撑
淮南在资本型城市开展中富丽转型
淮南,是我国能源之都,前史因素造就其以煤炭资本为依赖的开展生态、文明特质。这些年,在经济开展进入新常态、资本型城市开展面对新挑战的局势下,
淮南积极探究转型开展之路,发明出一批“新”动能支撑其富丽蜕变。
我国
移动(
安徽)数据基地,
淮南新能源研究基地,
淮南大气环境科技工业园……58家高新技术
公司集聚于
淮南高新区(山南新区),其充分发挥全市经济转型晋级桥头堡的前锋效果,积极开展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领先装备制作等战略性新式工业,在经济总量不断强大的一起,园区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变成推动
淮南经济转型开展的新引擎。
要完结转型开展,需求“双轮驱动”,既要在传统工业中求新求变,还要开展新式工业。这些年,
淮南经开区与我国资本卫星基地协作,在采煤沉陷、城市管理等范畴完结卫星通讯、遥感、导航、气候等功能的归纳运用。采纳收买、租借、重组、改造等方法,盘活园区搁置厂房8.01万平方米,引导机械装备制作、轻工纺织等传统工业进行转型。一起,我国医药集团国瑞药业、
安徽山河药辅等医药工业变成
淮南经开区的首位工业;陕汽新能源专用车、江森自控等新能源新材料变成经开区的新式工业;文峰航天线缆有限
公司、新光神光纤线缆有限
公司等电子信息工业变成经开区的支柱工业。
这五年来,
淮南在推动转型开展中,归纳实力稳步进步。2010年—2015年,区域出产总值由604.2亿元进步到770.6亿元,财务收入由106.1亿元进步到131亿元。第三工业比重进步11.6个百分点,非煤工业占GDP比重进步2.6个百分点。成功跻身省级立异型城市试点、全国才智城市试点,
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淮南市大数据工业集聚开展基地获批为省战略性新式工业基地。
此外,
淮南尽力立异体系机制,变革开放不断深入。这些年,
淮南承当和施行了11项国家级和省级变革试点,研究部署了322项变革使命,政府权责清单准则建造、商事准则变革、医药卫生体系变革、
乡村归纳体系变革、当地金融立异等获得主要打破。稳步推动供应侧结构性变革,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使命,支撑
淮南矿业集团、中煤新集
公司转型开展。一起,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和谐与协作,变成长三角城市经济和谐会成员,归入皖北“五化”协同开展先行区。顺利完结寿县划归
淮南市统辖行政区划调整,加快与
合肥都市圈城市交融开展。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五年来累计引进内资2880亿元,本年上半年引进亿元以上省外项目资金增幅位居全省榜首。
以人为本民生工程促
淮南公民美好指数不断进步
民生重千钧,惠民贵内行。一项项惠及民生的方针措施,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这五年里,和民生有关的喜事一件连着一件。
淮南全市各项民生工程坚持科学开展、以人为本,尽力处理工作、教学、
医疗、住宅等根本民生范畴问题,初步完结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方针。
这些年,义务教学“两免一补”方针惠及中小学生204万人次,赞助家庭艰难学生13.6万人次。一起积极扩展城乡工作,安排施行“创业
淮南”行动计划,
乡镇挂号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施行工作技术训练和新式农人训练13.5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和见习岗位1.4万个。本年,
淮南以着力处理艰难人员工作和高校毕业生工作见习为方针,大力施行工作扶持民生工程,到8月底,现已购买3899个公益性岗位,完结年度方针使命3800个的103%;高校毕业生工作见习岗位已确定107家见习单位、862个见习岗位,643人签定见习协议并上岗,完结年度方针使命530人的121%。
新式
乡村协作
医疗掩盖全市234.4万农人,
乡镇居民根本
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到达57.7万人,城乡
医疗累计救助54.8万人次,贫穷残疾人救助与恢复10.2万人次。城乡居民根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完结143.1万人的方针,
乡村五保供养8.7万人次,
乡村敬老院新增床位1400张。在居所方面,
淮南发放城市低收入家庭住宅艰难补助和廉租房租借补助28559户,新建廉租房和公共租借住宅29980套,棚户区改造58876套,
乡村危房改造18834户。
这五年来,全市
乡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393元进步到28106元,
乡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156元进步到11433元。五年累计民生开销581.9亿元,占财务总开销的79.5%。近两年来,
淮南大力施行
乡村公路建造三年行动计划、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和采煤陷落区搬家安顿工程,极大地改进了群众出产生活条件。在扶贫方面,统筹推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成功脱贫1.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