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津墙体广告 总产量12万吨,同比下降近30%,但收入达21.6亿元,同比增长38%,创历史新高。这是今年全区花椒产业交出的“答卷”。
减产,为何却大增收?昨日,区花椒协会会长陈秀强在接受江津日报记者专访时说,
近年来,我区大力扶植和发展花椒产业,在全国花椒市场中打响了“江津产”的品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供、销链条,呈现出产量多、加工业主多、营销人员多,采摘周期快、市场销售快“三多两快”的特点。借助“中国长寿之乡”金字招牌,江津富硒花椒更是蜚声海外。
数据显示,目前我区花椒种植面积达50万亩,占全市花椒种植面积的62.5%,全区有花椒加工企业26家,烘烤业主800家,销售人员1万多人,将江津花椒推向了全国各地。同时,由花椒产业带动的16万个以上的季节性劳务工和出色的加工烘烤能力大大提升了鲜椒采摘和干椒的上市速度。
品牌越来越响、渠道越来越宽、市场需求同步增大,再加上今年花椒减产,市场供应严重不足,一经上市,鲜椒的价格直线攀升到9元/斤,比去年同期上涨了一倍。随着花椒采摘进入旺季,各类企业纷纷入市采购,需求更显强劲,7月中下旬鲜椒价格局部突破10元/斤,最高达到12.5元/斤,最高单价增幅超过200%。
“减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采访中陈秀强表示,一是去年花椒丰产导致采摘期延后,花椒收后的管理也相对延后,错过了管护最佳时机。二是去年下半年雨水过多,花椒锈病多发,给椒农防治病虫害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三是今年上半年又逢春旱,影响了花椒开花挂果,造成了今年花椒产量锐减。
目前,全区已完成了花椒采收,陈秀强通过江津日报提醒广大椒农,吸取经验教训,做好花椒秋季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抓紧时间除草增肥,为明年花椒丰产增收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