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在“太原工程队旧址” 抗战被俘将士后人立起“俘殇地”石碑

在“太原工程队旧址” 抗战被俘将士后人立起“俘殇地”石碑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5年08月17日 10:08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山西墙体广告

  山西墙体广告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告无条件投降70周年纪念日当天,一块刻有“俘殇地”三个红底大字的碑石醒目地矗立在太原市要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原工程队原址”。坐落省城新开南巷原山西机器厂院内的“太原工程队原址”,曾是侵华日军在华北地区树立最早、规划最大的战俘集中营之一,见证了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过。为掩盖罪过,其时日军对外称其为“太原工程队”。
  山西墙体广告该碑石由太原集中营幸存者子孙捐资采购,是继上一年11月8日太原沦陷77周年时在赛马场北沙河沿岸设立“抗日英烈纪念石”后,战俘后大家自觉采购并设立的第二座碑石。他们说,“俘殇地”的意思即是战俘受苦受难的当地,这些战俘是在和日寇浴血拼杀的战场被俘的,他们不该被遗忘。在这里立这块碑,一方面合作原址正在进行的补葺作业;另一方面,期望政府有关部门尽快把这里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警醒子孙子孙勿忘日寇暴行,勿忘长辈的流血牺牲。
  7年关押12万战俘
  立碑首要发起人刘林生年近七旬,是我国人民公安大学一名退休教授,也是《我国的奥斯威辛——日军“太原集中营”写实》一书的作者。刘林生生平第一次与“战俘”联络在一起,始于他的爸爸刘侵宵。
  刘侵宵在抗战时期是八路军游击队敌工科的一名科长,在一次战役中被俘后关进了日军设在太原的战俘集中营。“爸爸生前仅仅简略地说过这段前史,直到爸爸逝世后,我翻阅他留下的书稿和日记时,才发现太原也曾有一个和波兰奥斯威辛相同的集中营。”震动之余,刘林生开端寻觅太原集中营的幸存者。通过20余年的查询寻访,刘林生不光把握了很多有关太原战俘集中营的资料,找到了太原战俘集中营即“太原工程队”的原址,还找到侵华日军当年残杀战俘的当地,使得这一尘封已久的事情和地址暴露在阳光下。
  刘林生通知记者,本世纪初,日中友爱协会京都府联合会的高桥幸喜和桐佃米藏曾到山西太原寻访日军“太原工程队”遗址,并对当年在我国犯下的罪过谢罪。
  《山西文史资料全编》第五卷第776页对这段前史有着具体记载:“日本侵吞太原后,在小东门的东北城墙角处设立了一所集中营,名曰‘工程队’。工程队直属日本山西派遣军司令部,内设所长一人(松本大佐担任),尉级队长一人,翻译三人,其间日原籍、朝鲜籍、我国籍各一人,被俘人员常进常出。”
  太原市杏花岭区文物旅游局一位作业人员介绍说,作为抗战时期华北五大日军集中营之一,“太原集中营”原址是仅有留存至今的实物遗迹,一起也是仅有保存有牢房的日军集中营。从1938年6月“太原市集中营”树立,到1945年8月结束,在其存在的7年间,一共收容、关押过包含晋绥军、中央军、八路军、共产党干部及当地游击队、武工队的官兵合计12万人以上,是侵华日军关押战俘最多的集中营之一。
  如今,日军太原集中营原址仅剩两排砖瓦房,是当年关押战俘的牢房。由于年久失修,木材、砖瓦早已迂腐,房顶破损严重。本年8月初,文物部门开端对原址进行补葺。在现场,记者看到,整理垃圾平和整场所环节已根本完毕。施工人员正在盛暑下转移水泥、修复墙体,集中营原貌逐步闪现。
  杀人魔窟人间地狱
  被送进“太原集中营”的战俘大多数以做工为主,除了干营内的杂活外,他们还被组成大大小小的施工队,在市区修马路、筑桥梁,或是到日军的仓库转移装卸货物。
  曾承受媒体采访的战俘幸存者王丕绪白叟说,战俘天天吃的都是发霉的粮食,仍是定额配送。吃饭时有人用一个破箱子把饭菜拖进牢房,没有碗筷的战俘一哄而上用手抢着吃,抓得多吃得多,抓得少只能挨饿。吃不上、喝不上的战俘患病的很多,得不到及时治疗,平均天天都有十几人逝世。
  王丕绪还说,隔段时间日军就去集中营找一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去抽血,他即是其间一人。被指定抽血的目标吃住会好一点,隔上几天抽一次血,做战备血和活人试验。在太原市档案局发布的一份日军侵吞山西时期进行活体解剖试验的受害人名单中,具体记录了一切被试验人员的名字、年纪、原籍、原送单位等,其间很多受害者都来自于这个集中营。
  更加惨绝人寰的是,日军练习新兵时会拿活人“练胆”,他们让战俘排成一队,让新兵上去拿刺刀往死里捅,然后锻炼新兵杀人的胆量。
  1942年,日军将集中营的八路军战俘押送至太原市赛马场附近,让日军新兵用八路军战俘做人肉靶子练习刺杀,两次共杀害340余人。在鬼子刺刀刺向自个的刹那间,被俘时任八路军总部机要科长的赵培宪挣脱捆绑,跳下沟崖逃生,变成那次残杀中仅有的幸存者。他找到部队后,揭露了日军惨绝人寰的大残杀。他的儿子赵阿萌也是这次立碑者之一。
  赵阿萌说,爸爸生前很少自动提及这段往事。直到1993年寻访原址时,才胪陈了这段集中营年月。1953年公判日本战犯时,爸爸曾出庭作证。
  刘林生、赵阿萌一再强调,日军太原集中营幸存者后人之所以坚持呼吁保护“太原工程队原址”,意图即是期望保住侵华日军罪过的铁证,警醒世人珍爱平和。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