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黔江墙体广告 近日,记者从黔江区相关部门获悉,为了确保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扶贫资金有保障,在筹多少、怎么筹、如何管上狠下功夫。
解决“筹多少”。采用现场摸排、层层把关、先分后总法分类制定交通、饮水、住房改善、主导产业、金融扶贫、阵地建设等13类规划项目1223个。解决“怎么筹”。通过区财政筹、部门资金拼盘、积极向上争取、凝聚社会力量等4个方面筹集资金,所有扶贫资金由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整合,确保“一个口子出”,缩小资金差距。解决“如何管”。建立项目台账,执行项目审批、项目公示、项目审计等十步工作法,实行专户、专账、专人管理,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资金走”原则,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确保扶贫资金安全高效惠及贫困户。
记者从黔江区财政局了解到,今年,全区通过优化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资金、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等方式,挤出财力用于扶贫攻坚。同时,当年超收财力将全部用于扶贫攻坚,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及帮扶资金用于扶贫攻坚。
“创新扶贫资金使用机制,加强扶贫资金跟踪管理。”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区相关部门将坚持对照扶贫规划列出的贫困村项目单子,实事求是做好项目资金测算,按照轻重缓急原则,有序安排项目资金;坚持对照贫困户名单, 严格按照国家和市上相关补助标准,及时兑现各类补助和保障资金,确保精准兑现到户;同时,根据项目实施情况、贫困群众实际需求等,做好资金动态调控,提高资金使用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时效性。
建立完善资金公示制度,完善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度,切实执行资金保障管理制度、项目验收制度,严格落实财政扶贫资金定期审计、检查、监督制度,防止扶贫资金被截留和挪作他用。
在落实政策保障方面,坚持搬迁扶贫,把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载体,彻底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坚持就业扶贫,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创业、就业培训,让贫困人口掌握一技之长,增强贫困家庭人口就业能力;坚持救助扶贫,采取医疗救助和低保制度“兜底”的方式,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
注重产业引导,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保证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个以上特色主导产业,覆盖建卡贫困户在30%以上。引导贫困群众通过入股、务工等方式,参与高山休闲旅游地产开发经营和乡村旅游服务。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工业,培育和引进一批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工、贸一体化协调发展,既让贫困户种植的农产品有销路,又让贫困户能够就近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