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墙体广告 关于今年26岁的洛阳市民王振波来说,成功日阅兵让他颇为感念。2011年,他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退伍;今年,他作为“外援”受邀参与锻炼阅兵方阵。
1 若有战,召必回
“看你们的了!”“这一路,我们历尽艰苦,只为今日戎装亮相,加油!”这是王振波分别于2日14时31分和3日4时11分发出的两条微信,除了文字同时晒出的还有刘老庄连英模部队受阅官兵锻炼时的照片。
今年3月的一天,接到部队的电话后,王振波难掩冲动之情。他说,若有战,召必回。退伍后,他做梦也没想到能再回部队,这次他是以教练员的身份回去的。
9月3日,王振波和家人早早就围坐在电视机前,等候观看成功日大阅兵。分列式开端后,当刘老庄连英模部队方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王振波兴奋地与家人分享锻炼时的点点滴滴。
2 “白+黑”和“5+2”
踢正步时脚底接触空中的一刹那,针扎似的疼,这种觉得王振波再熟习不过了。
“毕竟分开部队三四年了,报到后有些不顺应,好在有底子,很快就找回觉得了。”王振波说,“横看一堵墙,竖看一条线”,这样的规范对普通作战部队而言,有点苛刻。
在锻炼中,王振波发现,有一个30多岁的四期士官的动作质量,与之前相比降落了,休息间隙还不停地用手按腿,但被按下去的肉无法回弹。“这是疲倦性骨折的前兆,由于担忧被淘汰,那名兵士才没说,靠毅力坚持锻炼。”王振波说。
“相似例子还有不少,但没有人在锻炼中喊苦叫累。”据王振波统计,仅踢正步一项,每人每天均匀就要行进30公里,加上其他科目,这种强度被战友们形象地称为“白+黑”和“5+2”,意义是每天除了锻炼还是锻炼,没有白昼黑夜之分,也没有锻炼日和休息日之分。
王振波说,本人作为曾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队员,退伍后以这种方式重回部队,是终身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