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墙体广告 今天的肥西县三河古镇,已是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千年水乡,人文荟萃,游人如织,一片繁华现象。谁能想到1991 和2016 年,25年间,三河遭受两次特大洪水,抗洪英豪和广大干群用血肉之躯书写了一首抗洪史诗。三河人民紧记恩惠,向国际宣布约请:欢迎抗洪英豪们回来看看。本报通过多个途径寻访1991 年参加过三河抗洪救灾作业的各行业英豪们,报名今天截止。10 月下旬,三河将举行“感恩国际重返三河”大型公益活动。到时将颁发英豪们“三河镇终身荣誉镇民”称谓。
敢死队激流勇进
当年的抗洪敢死队队员夏俊如今已是副教授,往事浮光掠影。
当年的抗洪敢死队队员夏俊如今已是副教授,往事浮光掠影。
时间回到25 年前。1991 年7 月,暴雨连降,洪水汹涌上涨,三河堤堰多处渗漏险象环生,千年古镇岌岌可危。接到命令,解放军炮兵学院(现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派出200 多名官兵紧急驰援,在抗击洪魔的战斗中,变成一支主要的抗洪力气。
其时35 岁的丁征恒是解放军炮兵学院一名教员。回忆起那场洪水,他浮光掠影。“咱们去了两个学员队共200 多人。我是管理科教员,下到抗洪学员队,伴随抗洪抢险。”丁征恒说,学员们自己挖土装沙袋,用肩扛着到河堤,浑身泥水不断加固堤堰。通过几个小时的尽力,总算保住了堤坝。谁知丰乐河上游俄然决堤,河水凶狠涌向古镇,五六米高的大浪排空而来,三河很快被洪水淹没,一片汪洋。
“谁也没想到会破圩,三河登时成了一座孤岛。当时通讯东西不发达,大家与三河失去了联络。”时任解放军炮兵学院宣扬处处长张良春说,当天黑夜是最艰难的时间,天黑水又深,部队组成了一支抗洪敢死队,进镇里联络抗洪学员,了解
大众安危状况。
时任炮兵学院军事一起教研部教员夏俊即是其间一名敢死队队员。“其时三河停水停电,通讯中止。咱们是第二批派来声援的,大概80 人。条件很艰苦,没有船,咱们就游水进镇。”夏俊说,几辆大卡车停在一个高地上,借着车灯灯火,队员们用三个轮胎绑成一个三角形,四个人一组带着手电筒、一把刀,拉着轮胎就下水了。
“游了一段时间,我看前方有东西阻拦,原来是高压线,就用刀把高压线割断了持续往前。”夏俊说,水流湍急,他们遭受急流冲击,阻力极大,无法进镇。游了一个多小时,他们不得不返回原处。水里漂浮着各种虫子,乃至还有蛇、蚂蟥。上岸时,他还在战友背上拍出了两只蚂蟥。“后来调来了冲击舟、木船,官兵们进镇到村庄搜救
大众。”
三天三夜没睡觉
洪水淹没三河,部分房子倒塌。街上水流湍急,船开不进去,救人的小舟随时有倾覆的风险。丁征恒说,三河被洪水围困,老百姓在房顶上呼救,他们安排队员进村庄,加大对
大众的搜救力度。
“先把
大众挽救下来,然后用船送到一个安全的中转点,再把他们送到大巴车上搬运到安顿点。”夏俊说,有垂暮的老人、孕妇、小孩、伤残人士等行走不方便,官兵们就把他们背到大客车上。
“咱们三天三夜都没睡觉,把
大众搬运出来后,人困得连走路都支持不住了。”丁征恒说,除了部队官兵救助被困民众,老百姓们也屡次为官兵们供给协助。“老百姓自觉给咱们送吃的送水,咱们有时到店里去买点东西,他们坚持不收钱。”
短短23 分钟,三河古镇被洪水吞没。而在这种状况下,抗洪英雄和广大干群们却发明了无一人伤亡的抗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