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墙体广告制作 温热茶杯,放入一撮茶叶,再倒入小半壶开水……茶香四溢开来。10月2日14点36分,G1524次列车的车厢里,满是“醉”了茶香的乘客。
循着茶香,记者找到了源头——湄潭茶商聂小庆。聂小庆曾经是湄潭茶厂的一位下岗职工。而如今,他是长沙春上春茶业的老板,每年将价值400万元的贵州茶叶销往湖南。
他乘飞机往复贵湘多次,如今贵州有了高铁,“还能好好看看沿路的美景。”聂小庆坐在车厢里,端着茶杯,双眼望向窗外。
2001年,因为制茶厂改制,聂小庆不得不下岗。除了“懂茶、爱茶”,他说自己“一无可取”,人生走向了低谷。
在朋友们的建议下,他前往长沙,“长沙不仅是湖南最大的茶叶集散商场,也是全国闻名的茶叶商场之一。我去转转,想了解长沙茶市和贵州茶市有何不一样。”
就在逛茶市的过程中,聂小庆发现了一个现象:除了本地茶外,最多的即是浙江的西湖龙井和福建的铁观音。西湖龙井主攻高档商场,而铁观音则走中低 档商场。 “龙井价位偏高,不适合通常的消费者。铁观音价位适中,但不耐泡,而湄潭翠芽,报价适中,味道好,又耐泡。假如带到长沙来卖,会不会走俏商场呢?”
随后,聂小庆带着湄潭茶前往长沙,决定做一番工作。他很快碰到了难题,贵州茶卖不走。与客户沟通后,聂小庆理解了原因:曾经,贵州茶在省外并不出名,很多人压根就不知道贵州产茶。
于是,聂小庆便开端谋划着怎么让长沙市民了解贵州茶。他将茶的样品装在一个小包里,自动送到长沙本地最有名的茶庄、茶室及会所。不久,贵州茶被茶庄、茶室及会所认可,聂小庆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
“这几年,得益于多彩贵州的宣扬,让咱们都知道贵州茶好。”聂小庆说,到店里问询贵州茶的人逐年剧增。
店里的销量越来越好,但聂小庆并不满意。“我这次回湄潭,即是去产地看看,好好预备下一年的春茶。”这时,旁边有老乡问:“你的茶叶店在哪,咱们旅游完了就去你那看看。”
聂小庆随口告知了地址,几秒钟后却自信地说:“你忘了也没关系,你去长沙的各个银行,都能看到我打的贵州茶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