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涪陵墙体广告 昨天,有市民爆料,菜园坝火车站往两路口方向有一座“绊人”的人行天桥:该天桥一边的梯坎被打形成“螺旋形”,最窄处仅15厘米,天天都会绊倒路 人。记者查询发现,短短半小时里,就有5位路人被梯坎“绊住”。就此,该人行天桥的办理和保护单位有关负责人表明,多年前接收天桥时“螺旋形梯坎”就存 在,该天桥能投用,应该是考虑到多重要素归纳规划的,后期改造难度较大。
爆料
梯坎天天绊人 雨天更动火
昨天上午,记者在菜园坝火车站南广场外面看到了这座人行天桥,它坐落向阳地道和八一地道出口往菜园坝方向约100米处,想要去往两路口,它是必经之路。
市民所反映的“绊人”梯坎,坐落该天桥接近菜园坝火车站的一侧,而接近两路口的一侧为正常梯坎。记者现场看到,绊人的梯坎总共有3段,要走完这3段梯坎才干抵达地上。尽管每处石梯数量不同,但都规划为外侧宽、内侧窄的形状,看起来像是“螺旋形”。
“就是这些‘螺旋形梯坎’害人。”62岁的曾凡碧婆婆说,她天天都会路过这儿,由于知道梯坎宽度不一,所以走路十分当心,但其他人路过就不一定会注意到。“我正午给女儿送饭,常常看到有人被绊倒。”曾婆婆说。
“天天都有人在这儿跌倒,落雨天更多,天天至少有10人遭跌倒!”在邻近经商的王大平通知记者,2007年,天桥就投入使用了,梯坎被规划成螺旋形,一头宽,一头窄,踩到窄的本地,无法彻底支持住脚板,就会向前倾或向后倒,动火得很。
查询
半小时“绊”5人 最窄处仅15厘米
记者试着从天桥走到地上,经过第二处梯坎的第三步石梯时,就差点跌倒。正如王大平所说,梯坎内侧较窄,脚踩上去无法彻底支持,十分容易向下滑。
记者经过卷尺丈量发现,石梯最宽处到达44厘米,而最窄处仅15厘米。
上午11点30分,20岁女孩周青也被梯坎绊住,几乎跌倒。其时,她正和火伴说着话,来到榜首处梯坎中心方位时,俄然左脚一滑,身子一个趔趄,幸而火伴及时扶住才没有跌倒。“好吓人哟,从来没见过这么窄的梯子,这么高,假如摔下去,肯定要骨折。”周青心有余悸地说道。
几分钟后,重庆医药高级专科学校的学生周鑫也在相同方位被绊,他脚踢到梯坎,晃了一下,右脚膝盖跪在了上一级梯坎上。“穿运动鞋也会跌倒,真是醉了,幸而没事。不过,这梯坎的规划不太合理。”周鑫表明。
由于间隔菜园坝火车站较近,天桥人流量比较大,记者计算了一下,在半个小时里,共有5人被梯坎“绊”过,其间包含一名提菜的老者,一人因被绊而跌倒,还好没受伤。
“前几天,有个中年妇女就遭得惨,从梯坎高头摔到地上来了。”在邻近卖水果的老陈通知记者,由于伤了骨头,女子竟无法动身,仍是他将女子背到租借车上的。
质疑
“螺旋形梯坎” 规划是不是有根据?
采访中,市民遍及觉得天桥梯坎的规划不太合理。那么,“螺旋形梯坎”的规划是不是有根据,有无行业标准?
记者查阅材料发现,根据住建部制定的《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梯道踏步规则应契合如下标准:天桥梯道踏步最小步宽以30厘米为宜,最大步高以15厘米为宜,螺旋梯内侧步宽可适当减小。
由此看来,螺旋梯也就是“螺旋形梯坎”的规划,是将内侧步宽适量减小了,但为何会减小到15厘米呢?
回答
市政:后期改造难度大
记者了解到,该座人行天桥的办理和保护单位为重庆市市政设施办理局二处,该处罗副主任介绍,多年前接收天桥时,“螺旋形梯坎”就存在,是工程建设单位规划的。在了解“梯坎绊人”状况后,他表明,已将状况反馈给技术部门,看能否商量出解决方案。
罗副主任称,由于是周末,他们无法承认天桥的工程建设单位,“不过,已然天桥经过检验并已投入使用,就阐明规划和缔造不存在疑问,应该是考虑到本地道路、地形、管网等多重要素,才归纳规划成‘螺旋形梯坎’的,后期改造难度较大、可行性不高。”
他提示,该天桥接近菜园坝火车站,平时人流量较大,市民经过时,应当心慢行,尽量挑选走较宽处的石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