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墙体广告 昨日,刚刚在杭州参加完“弘一大师诞辰135周年学术研讨会”的台湾弘一大师留念学会僧众又来到扬州朝山拜佛,弘一法师的嫡孙女李汶娟、李莉娟 姐妹也一同来到扬州。李莉娟特向大明寺方丈能修法师赠送了自个的弘体书法,对联上写道:“佛为全部才智灯,戒是无上菩提树”。能修法师双手合十,十分感 谢。由于他也习过弘体,对弘一法师和弘体都有着很深的豪情。
尽管行程仓促,但李莉娟还江苏扬州墙体广告是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由于扬州关于祖父而言是格外的当地,这里有弘一法师的关门弟子黄福海,弘一法师还喜爱在扬州日子的唐代杜牧,曾自比“梦醒扬州狂杜牧,风尘辜负女相如。”
惋惜未见过祖父
看着祖父的文章走进释教
李莉娟尽管从未见过祖父弘一江苏扬州墙体广告法师,但祖父的书信、书法和爸爸的叙述,让她对祖父有了完好的形象。
1918 年,研讨梵学多年的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正式剃度,号弘一。作为其时久负盛名的文明和艺术大师,他的落发导致外界一片哗然。直到今日,许多文章仍在探求李叔 同江苏扬州墙体广告成为弘一法师的“隐秘”。大家好像无法了解,当一个人具有了世俗人期望得到的全部时,为何要挑选远离红尘?
“祖父不是受年代影 响而落江苏扬州墙体广告发的。对此,我格外欣赏丰子恺先生的‘三层楼’观点:人生的榜首层楼是物质日子,即衣食住行的满意,大多数人都停留在江苏扬州墙体广告这一层次;第二层是精力日子, 即对学术和文艺的寻求,知识分子、专家、艺术家在这一层;第三层是魂灵日子,即宗教崇奉,宗教徒在这一层次。祖父无论做什么都彻底彻底地投入,当他学佛到 必定程度时,落发即是必定的,这是他做人干事极端仔细的成果。”李莉娟说。
李莉娟从1985年开端触摸释教。“那一年,跟从祖父学 过律宗的一位广洽法师,得知我爸爸在天津,特意从新加坡过来看咱们。他对爸爸说,期望李家的下一代能承继和发扬弘一大师的精力。”1986年6月,广洽法 师再次到天津,为李莉娟举行了皈依典礼,取法名为契真。后来李莉娟被调到天津市释教协会作业。
李莉娟说自个受祖父影响很深。她曾和姐姐一同编过一本《随弘一大师学佛》,里边包含了她从祖父那里获得的启迪。“比方惜福、习劳、持戒、自负。我是看着祖父的文章走进释教的,就像祖父面对面给我解说相同。”
描摹大师的书法
弘祖的字,没有任何火气
“80 年代的时分,广洽法师到天津来,榜首次是1985年,广洽法师对我爸爸讲要承继弘一大师的精力,不但承继释教的崇奉,一起还期望咱们在艺术的承继和发扬上 做出一些努力,从艺术上作为研讨。1986年广洽法师再来,给我举行了皈依典礼,”李莉娟回想道:“至此今后,我就描摹弘一大师的书法,一起天天也在想, 如何向弘祖去学习。广洽法师在这时期也再三鼓励我。”
“弘祖的字,很有禅味,没有任何火气。弘祖写书法写了一辈子,在十几岁的时 候,考卷的毛笔字就已写得十分好了,一向到他六十多岁。写了几十年,又学梵学了这么多年,能够想见他的功底。如今不少学习弘体书法的,有落发人,也有在家 人,也是描摹得很像,都很刻苦。”李莉娟说,她描摹弘祖的书法,也即是描摹体,满是照着弘祖的意思去写,“但我是没有办法像我的祖父那么有才华的,只要努 力学习弘祖的道德。见贤思齐,不只描摹弘祖的书法,更要学习弘祖的精力。咱们如今都是留念弘一大师,学习弘一大师,但最重要的是咱们要做弘一大师,如何去 向弘一大师学习。这是我来描摹弘祖书法的意图。”
在扬有俗家弟子
黄福海曾得到大师几百幅墨宝
李莉娟说,扬州关于祖父也是格外的当地,由于这里有他深爱的弟子黄福海,祖父还喜爱在扬州日子的唐代杜牧,曾自比“梦醒扬州狂杜牧,风尘辜负女相如”。
在扬州老城区石将军巷曾住过一位清癯、孤僻、跛足的白叟,他即是黄福海,是弘一大师的满意弟子。
1939 年头,在福建泉州作业的黄福海得知弘一大师到承天寺讲经,便景仰前往访问。见到大师后,他问:“老和尚,你如今还唱戏吗?”大师慈祥地一笑,问黄怎样认识 自个的。黄称是从丰子恺的作品中知道的。今日咱们或许觉得这么问大师不行尊敬,但大师大概是看上了他的坦率,竟把他带到了自个的禅房。更没想到大师厚爱有 加,破格收下了这个年仅29岁的青年为俗家弟子。
从相识到大师去世的四年中,黄得到了大师几百幅墨宝,具有如此丰厚保藏的人在国内 是屈指可数的。晚年黄老回想这段经历时说,大师品格狷介、端肃,表面软弱,本来坚强。大师很俭朴,一双僧鞋穿了15年还穿,一把雨伞用了13年,其百衲衣 上面有224个补丁,都是大师亲手所缝,不是亲见,很难信任。
自结识大师后,黄福海便开端研讨弘体书法。有时大师写字,他就在周围 看,大师写字盖印前都看他一眼,示意他留意,由于弘一大师十分讲究规矩,即整体的美感。有一次,黄将自个写的字拿给大师看,这时他正着急于自个写字进步不 快。大师放下自个正在写的一张纸,接过黄的字看了今后,既不说好,也不说坏,握笔的手动了动,轻轻含笑说:“你的字,写得与我很附近。”
1995年黄福海病逝在扬州。
通讯员 雍俊 记者 姜涛
【人物简介】
李叔同(1880—1942年),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曲活动家,我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曾担任过老师、编辑,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白叟。
黄福海(1910—1994年),别号黄柏,号跛翁,弘二居士,弘一下士。江苏扬州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关门弟子。工书、擅诗、通京剧。《我国美术家人名词典增补本》有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