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墙体广告 11月3日上午,一架南航客机载着100多位旅客,从
武汉天河机场呼啸起飞,
农村墙体广告直抵日本东京。上月底,
武汉重启至东京航线,首航上座率超过八成,航空
公司喜出望外。目前,
武汉拥有国际及地区航线36条,直飞全球四大洲,国际航线数量在中部领跑。
对外开放,经济换挡呼唤新动力
湖北素有对外开放、海纳百川的胸怀。
1979年,
湖北与美国俄亥俄州建立友好省州关系,是全国最早与西方国家建立省州友好关系的省份
农村墙体广告。全国第一个引进洋厂长;
武汉当选全国首批沿江对外开放城市;美、法、英、韩四国在汉设立总领事馆,数量居中部第一。
2012年6月,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上,34次提及“开放”一词。“坚持开放先导,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
8000多家外资企业来鄂安家,开放已成为推动
湖北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叶学平看来,五中全会将开放理念作为未来中国长期发展的五
大理念之一,还有特殊意义。
目前,中国处于经济换挡期。我省经济增速去年达9.7%,
农村墙体广告自2004年以来首次退出2位数增长。叶学平说:“转型升级,要摆脱以往过多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长路径。我国正面临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格局。以更高层次的开放,倒逼全面改革,才能突破要素投入和人口红利减少的掣肘,成为增长的新动力。”
改善环境,打扫屋子再请客
在宜昌市博物馆内,收藏着一份特殊的工商执照。执照上的企业是枝江市金丰润农产品贸易有限
公司,由枝江市安福寺镇农民孟凡芹创办。
孟凡芹没想到,这份办于2014年6月25日的营业执照,竟是全国第一份工商、税务、质监“三证合一”的营业执照,成为我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历史见证。
枝江率先在全国实行“三证合一”登记试点后,今年9月10日,我省全面启动“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以前最长48天才能拿到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三证,现在只需到一个窗口,3日内就可拿到三证合一的执照。
三证合一,是我省营商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
叶学平认为,对外开放的基础,就是要对接国际,形成统一市场,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房屋打扫干净了,才能迎来四海宾客。
2012年12月,我省颁布实施《
湖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条例》,成为全国首个就优化发展环境立法的省份。其后,我省分10批取消和调整省级行政事项2230项,只保留行政审批事项286项,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之一。
湖北盛天网络
公司财务主管杨汉琴感叹,现在办事明显提速。原来办理减免税,没一个月办不下来。现在不找人不操心,10天就可办结。环境改善了,企业就能甩开膀子干,今后还要走向海外。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截至三季度末,沃尔玛、三星、
农村墙体广告通用、宜家等165家境外世界500强来鄂投资,位居中部第一。
内外联动,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上周末,东湖综保区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内,4000多种进口商品琳琅满目,客流如织。一箱美国车厘子(10斤装)不到500元,一盒德国全脂牛奶卖7.9元,引来市民抢购。
武汉市民王燕是这里的常客。她说,这儿的车厘子比超市便宜近一半。这几年来,买进口商品不仅货源更丰富,而且
价格越来越便宜。
外商投资
湖北的风口在悄然转向:从制造业转为服务业。省商务厅统计,前9个月服务业利用外资增长57.2%,成为我省外资利用的主要领域。
瑞典宜家、日本永旺、新加坡凯德、香港恒隆纷纷抢滩
湖北。宜家开业当天,上万市民拥来,排队两三小时才能入场,创下宜家在中国多项销售纪录。
同样对
湖北投资兴致盎然的还有一批国内龙头。
看中
湖北的区位优势和向中西部辐射的能力,阿里巴巴、京东、百度、腾迅等十大电商在
湖北设立区域总部或物流中心。我省日均电商交易额约30亿元,高居中部榜首。
引进来,更要走出去。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是要求从全球化视野出发,提高企业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
观念正在改变。省贸促会一位工作人员回忆,2009年举办第一届走进非洲的经贸活动时,企业还不乐意去。如今,每届活动,企业热情爆棚。
湖北的食品、机械、
建材正源源走进非洲百姓家庭。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更让
湖北看到向西开放的新景观。
去年3月,
东风汽车公司与法国标致
雪铁龙集团(PSA)签约,投资8亿欧元,成为与法国政府、标致家族并列的PSA第一大股东,轰动国际
汽车界。
光谷北斗进军泰国,华新水泥大踏步走向中亚,
湖北三环并购波兰最大的轴承
公司,中建三局承建的伊斯兰堡新国际机场航站楼成为当地新地标。
联通世界,变内陆腹地为开放前沿
11月2日,汉欧国际物流
公司驻俄罗斯莫斯科办事处成立。俄铁集等12家中外企业与汉欧
公司签订物流合作协议。
目前,汉欧
公司已在中亚、德国、俄罗斯设立驻外网点,明年还将沿伏尔加流域及法国等多处设点。谁也不曾想到,这些不起眼的办事处,已成为
湖北开放的接力跳板。
湖北地处中部腹地,与沿海相比,出口的物流成本不占优势。但转个身向西看,作为中部铁水公空一体的祖国立交桥,
湖北特别是
武汉,完全可能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联结处的战略城市。
去年,
武汉经
新疆至欧洲(简称汉新欧)的国际货运专列实现常态运营,打通
湖北至欧洲的陆上大通道。富士康的电子产品,
东风的
汽车、电力设备、服装源源运往欧洲。俄罗斯的木材、德国的电子产品从
武汉输入内地。
汉欧物流
公司介绍,原来
湖北产品出口都是拉到
上海装船,如今高效低价的铁路反过来吸引了
广东、
上海的产品来
武汉装车出口。
水运,
武汉新港江海直达,一周时间直抵日韩;航空,天河机场开通至香港的全货机航班;铁路,汉新欧多样化线路,运输量居全国中欧班列第二。
联通世界,打造国际立体交通网,
湖北正由内陆腹地变身开放前沿。
去年,全球最大的显示器企业冠捷将沿海的电视机生产线移至
武汉,预计年产100万台。天河机场出入境人员1/3来自
湖南、
江西等周边省份。
由被辐射到聚集、辐射,
湖北改写着经济体系分工的基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教授朱新蓉说,“十三五”
湖北还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打造新的通道,让
湖北的优势产业,如农产品、光纤光缆、船舶、
汽车、钢铁、桥梁建设等加快走出去,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开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