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
墙体广告 长征路漫漫,遵义见曙光。8月31日和9月1日,亲情中华·海外华人媒体采风团来到
贵州省内的第二站——“赤色圣地”遵义,持续探寻我国故事,感触厚重的“赤色气质”。
赤色遵义:赤色基因 绿色开展
遵义会议纪念馆的大门上,高高挂着的是毛泽东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牌匾。跨步进入,十几把藤椅围绕着一张褐色长桌的会议室保存了当时的朴素场景。在有些老一辈革新家的单位兼起居室,虽然年月的变迁让先烈的留传物变得斑驳,但它们却是赤色年月最真实的见证。陈列馆
墙壁上的3D成像,生动复原了会上剧烈争辩的景象,前史似乎就在眼前:会议剖析了第五次反“围歼”赤军为何会失利,终究会议构成抉择,毛泽东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一起撤销博古、李德等“三人团”……
采风团下一站来到娄山关陈列馆,这儿以文物和相片、战争沙盘及多媒体等展陈方法,展示了1935年2月我国工农赤军在娄山关战争的恢宏前史画卷。雨中的娄山关赤军战争遗址密林盘绕,山路高低。转过一片树林,遵义赤军勇士纪念碑出现在眼前。碑的正面刻着原国防部长张爱萍手书“遵义战争献身的赤军勇士万古流芳”,背面则雕琢娄山关战争中赤军将领、兵士跃马横枪,霸占天险的英豪群像。“雄关漫道真如铁,当今跨步从头越”,行程尾声,有人不由自主地哼起来,采风团登时沉浸在革新乐观主义的空气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