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墙体广告11月26日,我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项目——
青海越弦传承基地”在西宁市城西区晨光村文明活动室揭牌。
城西区晨光村
青海越弦传承基地的前身是“晨光曲艺
青海墙体广告队”,最早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因故中止多年,2008年正式康复。2010年在越弦老艺 人肖进财的带领下成立了“曲艺茶社”,将邻村及市内的曲艺爱好者集合一同,素日以曲会友,自弹自唱,自我完善,不知不觉中传承和开展着
青海的曲艺事业。
据悉,现在该队有队员30多名,平均年龄60多岁,
青海墙体广告演唱越弦、平弦、贤孝、道情、小调等曲艺,现在城西区彭家寨镇区域有曲艺队6支,近80人参与配乐和演唱,平常活动在茶园、村镇,常常参与省市区举行的各种竞赛和表演活动,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为了非常好地维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项
青海墙体广告目,本年西宁市大众艺术馆在西宁市、湟中县、湟源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及海东市筛选出的12个团 队进行了现场调研和实地考察,并从中选出4个优异团队建立传承基地,扩大维护传承部队,使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项目得到非常好地继承和开展。(苏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