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墙体广告 地处黔渝湘鄂四省(市)接合部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是反动老区。1934年,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老一辈无产阶级反动家,带领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创始了全国八大反动依据地之一的黔东特区反动依据地。9月下旬,《经济日报》记者来到沿河看望红军长征的脚印。
黔东特区反动委员会原址位于谯家镇土地湾。这里的
大众以往靠挖煤维持生计,最多时有小煤窑100多座。近年来,为维护生态环境和助民增收,谯家镇党委另辟开展新径,盘绕“从公开向地上转移,由黑色向绿色转型”的产业开展思绪,以打造集农业、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省级
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为目的,加快茶、烟、菜、药、核桃、畜牧、种薯扩繁建立,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目前,已初步构成了生态茶叶、生态烤烟、生态核桃、生态畜牧等支柱产业基地。
谯家镇党委书记陈翰通知记者,该镇先后引进懿兴茶业有限
公司和
江苏常州上善若水餐饮效劳有限
公司,在6个村投资建立生态茶产业基地1.35万亩,已投产茶园年均产值3300多万元,当地农民务工收入1900多万元,完成人均增收335元。未投产茶园中,当地农户管护等务工收入1470万元,完成人均增收260元。
江苏省对口援助谯家镇的云露白茶有限
公司,还采取让贫穷户加盟合股的方式协助老区
大众致富。
沙子镇十二盘村位于海拔近千米的珠瑙岩山腰。20多年前,这里石漠化严重,缺水干旱,每年人均粮食缺乏75公斤、年纯收入缺乏50元;不通路、不通水、不通电。往常,这里根底设备健全,农业产业昌盛,山上绿树成荫,人民生活富足。
指着满山遍野的梨树、空心李树、板栗树,十二盘村党支部书记肖廷飞说:“珠瑙山从昔日的荒山变成了金山。”为完成村民致富幻想,村党支部施行
乡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请来专家讲授农业适用技术,入户发起
大众种植空心李、酸泡梨、烤烟、茶、西瓜,辞别了吃红苕、洋芋、苞谷粑维生的日子。
晓景乡晓景村李家组的刘永飘,他的祖父曾经是当年反动依据地的中界游击队大队长。2009年,在
浙江打工12年后,刘永飘回乡率领乡亲创业,目前已流转土地300多亩,开开荒山100多亩。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军肉体,刘永飘还自筹资金40多万元,与村民一道修通了3公里连坡地路,带动30多户
大众走上了致富路。
2015年12月,沿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由于交通闭塞,曾经处于“边缘”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瞬即转身为
贵州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借势“起跳”的底气更足了。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长何支刚说:“今后,我们将立足沿江、沿边区位条件,加快把传统目光中的"优势"变成理想区位优势,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深化对外开放和区域协作,着力建立内陆沿江开放高地,加快建立同步小康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