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墙体广告设计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记者 曾鼐 周锐)抗霾战进入攻坚期,将来如何打?中国环境维护部部长陈吉宁以为,管理污染要阅历三个阶段,置信坚持下去,能够处理问题。
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陈吉宁承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发布会的首个发问便有关“雾霾”。“今天天气很好,以为第一个问题不会和大气有关了。”调侃了一句后,陈吉宁说,去年年底中国有3次大范围、长时间的重污染天气,但今年1、2月份又呈现了很多蓝天。“的确有人问,这到底是人凶猛还是风凶猛呢?”
随后,他话锋一转,论起抗霾耐久战。他说,管理污染要阅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污染排放量超越环境容量,加之对污染缘由不分明,在这个阶段,付出再大的努力只能,收到很小的效果;
第二个阶段,持续停止管理,但遭到风速、湿度、降雨等影响,空气质量会呈现动摇;
第三个阶段,进一步管理污染排放,空气质量不再受气候、水文、边境条件的影响,环境问题就处理了。
陈吉宁表示,目前中国大气环境管理正处于第二阶段,走向第三阶段。
“要用硬措施对付硬应战。”他说,已采取了如产,业构造调整、控煤、控制
汽车污染等大量措施,优秀天数、全年PM2.5浓度等数据显现,中国空气质量有明显改良趋向。
据他引见,去年中国首批施行新环境空气质量规范的,74个城市的PM2.5年均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同比降落14.1%。
谈起珠三角的治污进程,他更有了自信心。他说,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端,珠三角加大污染管理,停止产业构造、能源构造的调整,经过10多年努力,去年珠三角整个区域全年PM2.5浓度达标。
“就像跳高一样,一个重点地域终于达标了,摸到了杆,这是十分不容易的,也增加了治污的自信心。”
陈吉宁以为,只需坚持、一步一步走下去,能够有效地处理污染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