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粉刷墙体广告 3月10日,南大的“悦读经典方案”引发
江苏代表们的热议。就在当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江苏代表团举行全团,会议,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 士、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刑定钰以该方案为例,引见了培育综合性人才的有效举措。他的发言,取得,了在座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的点赞。
现代快报记者理解到,南大的“悦读风”,其实是
江苏推进全民阅读工作的一个缩影。再过一个多月的4月23日,是第二个“
江苏全民阅读日”;7月 份,第六,届
江苏书展将在
扬州举行……对读书之人、爱书之人而言,面对这一连串的书香福利,只怕要琳琅满目了。值得一提的是,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中,曾经连续三年倡导全民阅读。而当下,一个气质版的“书香
江苏”,曾经呼之欲出。
南大院士谈“悦读经典方案”
王岐山书记点头赞同
“我在南大从教几十年,感遭到过去的学生非常注重专业学问,但学问面不太广,文科同窗短少科学素养,文科同窗短少文化素养,习气于网络文化的快 餐。”3月10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江苏代表团举行全团会议,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刑定钰说,
南京大学的“悦读经典 方案”改动了这一情况。
听到刑定钰院士的发言,坐在对面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点头赞同,并提出,“悦”读不只要用脑,还要用心。而王岐山书记对他 的称谓,也从“教授”到“院士”再到“老邢”,这让他觉得很亲切。王岐山书记就这个话题谈了挺长时间,“代表们发现,他不但读了很多书,而且非常倡导读 书。”
就在前一天晚上,刑定钰院士还在与同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南大校长陈骏磋商,第二天的发言,最先跟代表们分享什么。最后,“悦读”成为首选。
2014年,南大启动“悦读经典方案”。由师生从180多本中外经典著作当选出60本,包含文学与艺术、自然与生命等六大单元,每本由一位导师牵头担任组织研读。同时,还设悦读通识学分2至4个,计入必修课程。
南大校长陈骏通知
现代快报记者,“希望经过这个方案,让学生学会深度体会一本书的精华,保存人类的阅读习气,完成人文肉体与科学肉体并举。”
南大正与凤凰集团译林出版社协作
约请一流作者到校与师生交流
南大文学院院长徐兴无是“悦读经典方案”文学与艺术单元的掌管人,在该单元中,入选的书目有《唐诗选》《红楼梦》《呼吁》《徘徊》《中国文学观赏举隅》《世说新语校笺》等10册。
从上学期开端,文学院的10位知名教授,分别担任这些经典书目的导读教师。“每个教师都对这些书籍或者相关范畴的研讨有很高的造诣,他们一学期会开8-10次课,用1-3次课的时间跟学生面对面直接交流,剩下时间则让学生充沛阅读,并在校园网上在线交流和答疑。”
一学期下来,阅读类的通识课很有人气,“本学期,来报名上通识课的就有100多个同窗,学数学、物理、化学、大气的同窗都有来听课的。”
南大教务处处长邵进引见,目前,南大还在跟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译林出版社联络,引进6本牛津通识读本,“这些读本都是全球知名范畴的大牛写的,由译林出版社翻译过来以后,就引进到南大的图书馆,学生们能够享用这些国际一流资源。”
邵进说,南大目前还正在跟这6本读本的作者联络,约请他们来南大与学生交流,开设短期课程或是讲座,其中一位曾经肯定将于今年5月抵达南大。
从校园书香到社会书香
其实,南大所推的“悦读经典”,只是
江苏各高校浓郁读书气氛的一个缩影,更是
江苏推进全民阅读的一个重要局部。
南京高校林立,图书馆里更是卧虎藏龙。在南大,有可谓“一页一两黄金”的宋版书;在南中医,有明代太医教科书《杏苑生春》;在南师大,则有隋代 三卷本的《敦煌经卷》……这些丰厚而珍贵的图书资源,正越来越多地随着校门的翻开、馆门的翻开,将愈加浓郁的书香,传播到公众面前。
全国人大代表、
南京大学校长陈骏:
“大学图书馆的资源是社会资源,应该向社会敞开。”陈骏表示,目前南大曾经在推进这方面的工作。不过,思索到目前大学图书馆座位有限,特别是考 试季更是一座难求,所以暂时还做不到完整敞开,有效的做法是开放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图书、期刊资源,让有相关研讨需求,或者想借阅期刊、书籍的读者在网络平 台阅读。
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史梅引见,目前,该馆曾经能够有条件地向市民提供阅览效劳,“市民只需出示身份证,注销后就可查看,但古籍等需求提早预定,社会读者能够在馆阅览。”
全国人大代表、
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
“大学图书馆是国度投资树立,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培育人,除了学生,国民素质也要进步,所以当然应该开放。”杨震表示,大学图书馆应当向社会分享 资源。同时,他提出,大学图书馆开放,首先要处理的是大学向社会开放的问题,这对高校管理者是一个考验,要学会如何统筹校内师生的图书运用与社会需求的满 足。他以为,能够经过有方案地设置每天进馆的人流量,同时对开放的区域做出规则,来处理这一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
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
“往常大行其道的碎片化阅读,大多只是满足了‘低头族’一时感官的愉悦,无法带来思想的风暴、肉体的洗礼。”熊思东以为,阅读是构建学习型社会 的重要途径,但需求系统性的阅读,还需求有充沛的阅读资源。大学具有庞大的图书馆藏,怎样让它们变成全社会的公共资源?这既需求政策上的支持,还需求有人 力资源的投入、图书损毁的补偿机制等,多管齐下停止推进。
全国人大代表、
江苏大学校长袁寿其:
“高校图书资源远比社会上的要集中,完整能够充沛应用起来。”袁寿其引见,早在几年前,
江苏大学图书馆就曾经向社会开放了。
详细做法是,
江苏大学牵头,结合镇江其他几所高校,
江苏科技大学、镇江高专,与镇江市图书馆联网,完成通借通还。“市民只需办一张镇江市图书馆的借书证,就能够借到这几所大学的图书。”
今年,
江苏大学还准备把学校的图书馆变成一个社区型图书馆,图书资源将向左近的中小学、幼儿园开放。
从书店图书馆到
江苏书展
除了高校图书馆、社会图书馆,读书还能够有各种各样的渠道。最重要的是,有读书的气氛,又有可读的好书。近年来,
江苏在建立经济大省的同时,进 一步增强了文化大省的建立。特别是在推进全民阅读方面,不但在全国最早出台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法律性文件,还经过举行
江苏书展等各项大型活动,使得一个气 质非凡的“书香
江苏”呼之欲出。
江苏最早设4·23法定阅读日
2014年度
江苏省居民阅读情况调查数据显现,当年
江苏成年居民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为8.02本,较2013年的7.01本高出1.01本,比全国均匀程度高出0.24本。
江苏人爱读书,这是“传统”,更是精心培育的一股风气。
今年的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也是第二个“
江苏全民阅读日”。
2015年起实施的《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议》,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法律性文件,正式将每年的4月 23日设定为“
江苏全民阅读日”,省人民政府每年举行“
江苏读书节”,定期举行“
江苏书展”。同时,鼓舞在公园、宾馆、机场、高铁、地铁等窗口区域开拓书 香气息浓郁的阅读空间。鼓舞和引导高校图书馆和其他单位、个人的阅读效劳场所发明条件向公众免费开放。
[page title= subtitle=]
记者理解到,2015年的
江苏读书节期间,全省各地各部门举行了400多项全民阅读活动,向读者新引荐了12本好书。
全国人大代表、
扬州市市长朱民阳:
第六届
江苏书展落户
扬州 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除了阅读日、读书节,还有书展。今年7月,第六届
江苏书展将在
扬州举行。固然离如今还有三四个月,但一想到美丽的古城
扬州与满城书香,你是不是“身未动、心已远”?
“
扬州自古崇文重教,读书、著书、刻书、藏书蔚为习尚。”
扬州市市长朱民阳对快报记者说,目前,有关
江苏书展的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记者理解到,
江苏书展于2011年起由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主办,旨在推进全民阅读,前三届在
南京举行。为推进更多城市展开购书、谈书、品 书,2014年第四届由
苏州承办,2015年升格为省政府主办,由中共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徐州市人民政府、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承 办。
2016年的
江苏书展则落户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
扬州,时间初定为7月上中旬。届时,将展开一系列评书、荐书活动,与省局约请作者、学者、名家来扬与读者互动,市、区、乡、村阅读活动,集中在一周左右时间内,会有200场以上。
第六届
江苏书展落户
扬州,被称作“天作之合”。近年来,“书香
扬州”建立展露效果。“我对
扬州这座城市,还有
扬州广阔市民,包括机关干部,最深入的印象之一,就是特别爱读书。”朱民阳说,“以文化人、以文化城”,曾经成为
扬州推进社会主义肉体文化建立的一大特征。
扬州市民所享用的“悦读”感受,也格外让人羡慕。例如,在阅读设备上,
扬州在不时拓展市图书馆效劳功用的同时,建了16个一卡通分馆、60个流 动图书效劳点,还在城市东、中、西设置了4个24小时自助借还机,开通了
手机掌上图书馆,这个四位一体图书馆阅读效劳项目去年5月列入全国公共文化效劳体 系建立示范项目创立名单。
其次,各种读书活动更是丰厚多彩,去年还举行了首届朱自清读书节,全年展开了140余项活动。
名家们的话,会让你爱上阅读
全国政协委员、全民阅读推行人、
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
我们要学会在时期的快车上沉下心来
2014年在
苏州和2015年在
徐州举行的书展,
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都去参与了,“效果十分好。”特别是2014年,范小青作为全民阅读推行人,携散文随笔集《
苏州人》亮相
苏州,引来不少粉丝的追捧。
范小青那一代人,小时分是读文学作品长大的,那个年代书很少。而往常大不同了,可选择的书太多了,大家就拣一些适用的功利性的东西看,比方怎样成才、怎样炒股。此外,每个人都在不时刷新屏幕时,被信息的激流裹挟着,再接再励,来不及考虑与消化。
“我们要学会在时期的快车上沉下心来。”范小青说,这就需求阅读,慢一些的阅读,完好的阅读。她以为,文学作品是全方位的营养,对整个人的生长 会有很大的协助。但如今很多文学作品和读者没有互动,没有交融。而书展,就是一种很好的推介途径,“去年是在
徐州,前年在
苏州,书展示场都组织了很多活 动,效果十分好。”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梁晓声:
父母要带头,读书是最好的家风
不上网,没有微博、微信,梁晓声的时间主要用于读书、写作、教学。
在他看来,往常人们不读书的现象比拟普遍,就算加上在网上读书的人,比例依然不高。
梁晓声在北京言语大学教中文。让他感到羞愧、纠结的是,中文系教出的学生,迈出校门后坚持读书的习气,成为读书种子的人没有几。“经常有人让我给孩子引荐书单,我就想说,你们也受过高等教育,能不能给孩子列出一个书单呢?能不能跟孩子就读书的话题停止交流呢?”
梁晓声以为,打造“书香社会”,家庭是重要的打破口,父母应该从本身做起。此前,他在承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说过,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传统的家风。书架,应该是一个家庭最好的不动产。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非遗维护专家田青:
低头刷屏替代不了纸质阅读
“当你手里拿着一本书,实践上就是在与世界上最聪慧的人交流。”田青在承受记者采访时说,全民阅读要鼎力倡导,但是读书的方式很重要,要让年轻人不只停止电子阅读,也都能有纸质阅读的习气。
田青说,自从智能
手机呈现后,如今不只仅是中国的年轻人阅读量少了,在欧美国度,也有同样的状况,“年轻人在地铁里、咖啡馆里,都是在低着头刷屏、刷屏。”他劝诫年轻人,光是低头刷屏不能够,“这替代不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