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克拉玛依墙体广告 “国际一流的调和宜居之都” 指平安稳定、生活便利、环境宜人、社会调和、开放容纳、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谐和的大都市,是具有较高国际认可度的高质量城市。
新京报讯 依据目前国际公认的,宜居城市评价体系,北京的宜居水平居“世界中等、国内前列”。
昨天,北京初次发布“国际一,流的调和宜居之都”监测评价结果称,过去5年,北京调和宜居总指数逐年上升,2015年到达118.9,较2010年进步18.9个点。不过,交通、空气、水资源和开,放容纳水平成为四个“短板”。
“京版”宜居总指数归入35项指标
2014年2月,习近平在北京调查时指出,要明
白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中心功用,深化施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立成为国际一流的调和宜居城市。
昨天,北京市统计局、国度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初次发布“国际一流的调和宜居之都”监测评价结果报告。北京市经济社会调查总队队长魏小真引见, “国际一流的调和宜居之都”是指平安稳定、生活便利、环境宜人、社会调和、开放容纳、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谐和的大都市,是具有较高国际认可度的高质量城 市。
北京市统计部门引见,“京版”调和宜居总指数的评定,此前普遍征求专家、国度统计局、市相关部门、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经过屡次比拟论证和调整完善。
依照北京市设计的指标体系,北京调和宜居“总指数”以2010年的100为基准,并归入“城市平安”、“生活质量”、“环境宜人”、“社会调和”、“开放创新”5方面评定内容。
魏小真表示,北京调和宜居总指数的详细监测指标归入了35项,共触及27个职能部门。每项目的的完成状况都依照相应权重,核算成为详细的指数值。
北京“宜居水平”去年提升最快
报告显现,过去5年间,北京“国际一流的调和宜居之都”总指数逐年上升,2015年到达118.9,比2010年进步18.9个点,年均提升3.8个点,特别2015年总指数比上一年提升6.6个点,增幅居历年首位。
魏小真表示,依照进度,2020年北京调和宜居总指数目的值应到达133,2030年应到达156。“从目前来看,到2020年的目的完成状况曾经超越一半。”
新京报记者理解到,在北京关于调和宜居总指数的评定体系当中,“生活质量”的权重最高,详细指标涵盖市民的衣食住行。其中包括市民均匀受教育年 限、人均希冀寿命、百名老人养老床位数、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中心城绿色出行比例等。同时,“生活质量”也成为2010年到 2015年间,北京提升得最为明显、幅度最大的一局部内容。
北京与世界宜居城市差距逐渐减少
那么,和全球其他城市相比,北京目前能否足够“宜居”?北京市统计局监测与评价处处长赵
桂林引见,依照现有国际上公认的评价体系,结果均显现北京宜居水平为“世界中等、国内前列”。
赵
桂林表示,目前国际上比拟公认的两大宜居城市评价体系主要来自英国经济学家智库(EIU)及美国知名咨询
公司美世。“京版”评价体系也自创了他们的指标设计。
依照EIU的最新评价,北京在140个城市中位居第69名,属中等程度,位于中国大陆8个入围城市之首。墨尔本、维也纳、温哥华摘得前3名,成为三大“顶级宜居城市”。详细得分来看,北京76.2分,高于国际均匀得分1分,但低于国际宜居城市80分的“门槛值”。
依照美世的评价结果,北京在230个城市中位居118名,处于世界中等程度,在中国大陆城市中低于
上海(101名)。维也纳、苏黎世、奥克兰、慕尼黑和温哥华位列前5名。
北京市统计部门留意到,北京与世界宜居城市比照差距在逐渐减少。假如在国际两大评价体系中,选取具备“首都”及“超大城市”双重属性的城市,如 东京、巴黎、伦敦、纽约等,则可看出,这些城市的宜居评价根本坚持平稳,而北京的评分和位次均在进步,2015年曾经初次超越了莫斯科。
■ 焦点
交通、空气成北京宜居“短板”
在哪些方面,北京还不够调和宜居?
北京市经济社会调查总队队长魏小真引见,依照北京“国际一流的调和宜居”建立评价结果,还有4个范畴需求重点改善。
首先是北京的交通拥堵需继续缓解。魏小真表示,近两年来,北京市在公共交通、路网建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15年北京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554公里,是2010年的1.6倍。但中心城路网早晚顶峰时段拥堵指数峰值依然较高,拥堵比拟严重。“与东京、伦敦等国际大城市相比,北京中心城的轨道 线网密度明显偏低。”
第二是空气质量需继续改善,PM2.5年均浓度近两年虽不时降落,但目前仍超国度规范的年均35微克/立方米。
此外,水资源匮乏短板仍然明显,北京人均水资源量占国际缺水戒备线程度不到15%。第四,开放创新水平需继续提升,入境旅游人数近年来连续降落,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虽有较快增长,但与伦敦、东京等国际城市相比仍有差距。
另据新京报记者理解到,截至2015年末,北京常住人口为2170.5万人,其中城六区1282.8万人,全市人口密度到达每平方公里1323 人,城六区人口密度为全市均匀程度的7倍。依照城六区人口的调控目的,“十三五”期间需年均减少39.6万人。相关部门表示,人口调控任务难度较大。
■ 追访
北京宜居度居民打分66.7分
除了官方监测结果之外,北京能否调和宜居,普通人怎样看?昨天,北京市统计部门发布调查显现,2015年,居民对北京“国际一流的调和宜居之都”建立的总体称心度为66.7分。称心程度为“普通”的居民最多,占43.9%;2.4%被访者觉得“十分不称心”。
调查显现,近半数居民对城市平安、生活质量、社会调和三个方面称心水平较高,对生活环境表示称心的比例较低,仅为33.1%。
从学历和收入分组状况看,居民对调和宜居建立的称心度与学历、收入均呈反比。即学历和收入越高,称心度越低。
从16区的宜居调和称心度来看,前5名均为远郊区,依次是延庆、怀柔、密云、顺义、平谷。昌平称心度最低,倒数2-5名为丰台、
朝阳、石景山、房山。
关于居民以为调和宜居建立需改善之处,在城市平安方面,居民以为食品平安最需求改善,其次依次为交通平安、饮用水平安、
药品平安、社会治安;生 活质量方面,近7成居民以为最需改善的是“停车难”;生活环境方面,84.2%的居民希望改善空气质量;社会调和方面,居民以为管理糜烂现象最需求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