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分案、全程留痕,用“互联网+”技能根绝联系案、人情案;经过履行指挥体系,长途指挥抓“老赖”……21日,人员大省
河南19名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会集展现了在“互联网+司法揭露”方面的新打破。
在当日举办的“
河南省法院信息
化工作会议”上,中级法院院长们在演示时悉数亲身操作信息化体系,他们表明,经过信息化体系,完成随机分案,能够有用解决法官办联系案、人情案的疑问。
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谷昌豪表明,经过信息化体系,案子悉数录入流程管理体系,案子在线批阅,全程网上流通,依托电子签章,全程留痕可控。
针对履行难疑问,在演示中,中级法院院长们要点展现了各自的“履行指挥体系”。除了将“老赖”归入失期被履行人名单库,经过履行指挥体系,还能够完成长途查询、冻住、划拨等手法,让“老赖”无处藏身。
谈及怎么破解超审限疑问,
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于东辉凭借“大数据分析平台”演示说,“临近审限,体系就会提示,只要超审限,体系会主动冻住,法官要阐明超审限的原因,体系才干解冻。”
今年全国两会时期,最高法院陈述显现,我国裁判文书网如今有近1600万份裁判文书,是全世界最大的裁判文书数据库。截至现在,已在
河南法院诉讼效劳网上发布审判流程信息和履行信息31.7万条,揭露裁判文书2984份。
河南省高院院长张立勇表明,“互联网+”“大数据”年代,法院也应当自我“开刀”,自我革命,完成从立案到审判、履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让司法权真正在阳光下运转,让暗箱操作没有地步,让司法腐败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