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市商务局获悉,我市2015年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34户,入库总数达到463户。其中,净增入库企业117户,居全省第一位,占全省净增数的20.5%。我市以平均三天就有一家服务业企业跻身“规模以上企业”行列的速度,掀起了一股服务业企业集聚发展的浪潮。
近来,我市牢牢把握“政策扶持”和“狠抓培育”两条基本主线,通过强壮服务业“筋骨”,不断激发全市
现代服务业迸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为了给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我市充分利用现有政策,通过给予专项资金扶持、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方式,不断扶持中小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得益于企业的努力和政策的给力,去年全市服务业企业“小升规”步伐实且快,全年新增销售额过亿元的服务业企业2户,过5000万元的服务业企业8户。
值得重点一提的是,去年7月,我市还明确提出将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作为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抓。为此,我市去年设立了1000万元市级电商扶持资金,今年起设立每年不少于2000万元市级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电子商务发展并加快推进试点示范。经过半年多的培育发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产业正迅速在我市成长,并已颇具规模,其在
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占比越来越重,去年已有5家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企业步入“规上”。
在狠抓企业培育上,我市通过实施分类指导,切实加大对电子商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等
现代服务业的培育、指导力度,集中要素保障,强力推进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数据显示,在去年新增入库的企业中,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企业5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11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企业23家、文化创意企业9家,
现代服务业企业占到新增入库企业的42%。
此外,我市还通过不断提高涉企服务实效,积极引导小微服务企业上规升级。我市商务、发改、经信、工商、旅游、交通等部门及各县市区通过提前谋划、上门指导等措施,全面掌握新注册、新开业企业情况,及时把成长性好、符合产业导向的小微企业及时纳入到“小升规”企业培育库中来,发挥好培育库的“源头活水”作用。同时,市级各行业主管部门深入企业开展调查摸底,进一步加强对培育库企业的经济运行分析,掌握企业发展状况,对接近规上标准的服务业企业进行重点跟踪服务,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小微服务企业“升规”扶一把,扎实推动全市服务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