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脑瘫患儿的父母,他们对孩子最大的希冀只是能像普通人一样智力正常、四肢健全、生活可以自理……寓居
汕头、年已五旬的黄氏夫妇就是有着这样孩子的父母。侥幸的是,得益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隶属
医院协作展开的“奔跑的明天”公益项目,黄氏夫妇的孩子成为该项目的首例受益者,承受了矫正手术后目前曾经顺利出院,有望自主行走。
刚结婚时,黄氏夫妇俩也和一切的年轻父母一样,对生活充溢神往。他们结婚后一同打工,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儿子小东出生后,生活更添乐趣。但在小东出生6个月后,他们发现儿子既不会翻身也不会抬头,于是,他们便带着小东四处寻医问药,医生通知他们孩子患了脑瘫。从此,家人为治疗儿子的病四处奔走,吃尽了苦头。往常,小东13岁了,但依然行走艰难,需求人扶持。黄家收入主要靠丈夫外出打工。为了照顾残疾儿子,丈夫在家左近摆水果摊,妻子只能留守在家陪护。关于这样一个没有固定收入的家庭,需求养活两个孩子,还要担负起残疾儿子的治疗费用,艰难景况不可思议,因而,不断到小东13岁,都没有得到正轨的治疗。
去年,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锐珂慈悲基金赞助、汕大医附一院担任施行的“奔跑的明天”方案,给这一家子带来了希望。听到音讯后,黄氏夫妇马上带着孩子和项目组联络。去年12月,项目组经过了患儿材料的审核,
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副主任刘东昕为患者实施矫正手术,经治疗后,双下肢痉挛的状况明显改善、步态较前稳定,再经过3到6个月的功用锻炼后,双下肢的功用会有明显的改善。今年1月份,小东顺利出院。目前该项目曾经有两位小朋友承受救助手术后顺利出院,还有另外一例受助患者正在承受手术治疗。
公益项目救助贫穷肢残患儿
“奔跑的明天”公益项目是特地针对贫穷儿童群体中患有肢体残疾的患儿提供
医疗救助的公益项目。项目额度为钱25万元,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拜托汕大医附一院应用专业的
医疗技术展开患儿救治工作。该项目自去年11月启动,为期一年,救助对象为年龄16周岁以下、患有肢体残疾的贫穷家庭儿童,且为一次性手术可治愈顺应症的患儿。患儿监护人自愿申请救助。每例患儿每次赞助金额最高上限为5万元钱。汕大医附一院按救助规范将申请此项目患儿的根本信息及患儿治疗费用预算上报宋庆龄基金会,审核经过后即可施行手术救治。有意愿承受救助的家长能够拨打联络电话:13433351872停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