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产圈似乎传播着神秘的“三月魔咒”。从6年前公布第一道限购令开端,每逢暮春之末,便会有调控将至的风闻。过去几年这或许只是一剂定时抚慰,但今年3月25日“史上最严”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靴子落地,则成为了一次精准应验。
事实上,这个音讯曾经发酵了一个月之久。简直每个被房子击中心结的人都奋力转发着来源不明的信息,有的如往年普通阅历了意淫降价的兴奋,有的心胸不屑地将之视作中介营销,而更多迫切希望在这座城市筑巢的人不敢大意地选择了提早购房,乃至刷爆了官方的网签系统……
新政执行之后的
上海滩更是一幅喜忧参半的众生相。非户籍人士购房必备的社保交纳年限从累计2年进步到连续5年,二套非普通住房首付比例从四成激增到七成,限购资历审核流程从买卖阶段前置到了签约环节……政策之手的确充溢了镇静猖獗楼市的温情,却也让许多刚需人群望城兴叹。
而更大的悬念是,这个有史以来最严厉的调整政策终究能不能驱走春节后房价暴跌的魅影?
故事一
白领差点被逼回老家
25日上午,陆潇潇紧紧抓着
手机,时不时点亮屏幕。往常只要当美国大老板偶然莅临,担任对外事务的她需求张罗发布会时,神经才会如此绷紧。但这一次,她只是在等一个曾经“事前张扬”的结果。
“经过这几个月的买房折腾,我供认本人心态也很复杂,就想第一时间晓得本人有没有做对。”24日晚上她17:00踏出陆家嘴金融圈的办公楼;17:20冲进地铁站,沿途在便利店买了一个
三明治;18:30跨进位于松江新城的开发商网签中心门槛,被告知网上合同备案系统下午2点半就曾经瘫痪死机;21:00抢修恢复后的系统依然需求排队候位;23:50终于赶在新政落地的前夜完成了网签。
25日上午还不到10点,
上海市政府关于
房地产调控新政的新闻发布会尚未正式召开,拿到文字素材的现场记者曾经将资料拍照传到网上,各种公众号开端疯转新政的条条杠杠。
“看到外地人在
上海买房的社保交纳请求从原先只需加起来满2年一下子进步到连续缴满5年,我松了一口吻,假如不是24日连夜网签,我们就被限购了,一切都是值得的。”陆潇潇说话间带着连月来难得一见的轻松。
和她一样争分夺秒的还有数千购房者。数据显现,24日
上海一手房网上签约1776套,25日更到达了2495套。若以每套住房100平方米计算,两天的签约平米数就到达2月份半个月的销售程度。依据规则,新政即日生效,意味着25日前的网签仍能够依照旧政执行,25日“抢签”的客户则不得不抱憾而归。
陆潇潇通知记者,去年11月眼看着房价暗流涌动,她动了置换的念头,“原先的小户型固然位于中内环之间,但面积只要40多平米,生了宝宝以后,父母从外地搬来照顾,五口人真实挤不下。”早在去年11月初,这套房子就曾经被买家接盘,谁晓得由于买卖过于火爆,买家自行前往银行申请贷款的资料被压在网点长达一个月,直到今年2月才批下贷款,她的置换方案因而变得相当被动。
在被二手房房主连续跳价后,她和先生有了回省城开展的想法,“我们当时的觉得是在
上海换不到房子了,所以开端动用各种渠道在省城找工作,其间还在当地火速买下了一套公寓,其实曾经做好了回去开展的准备。”
但最后涉险“过关”的陆潇潇还是决议留下。“我是学金融的,他是学
化工的,在当地找工作都不顺利,去大
公司常常要有强大的人情关系,去小
公司又不甘心其和
上海平台之间的宏大落差。”她对记者坦言,新政将外地人在
上海购房的门槛进步到了“全国最严”,许多刚需被“错杀”。
据记者梳理,一线城市中,同样请求外地人交纳社保年限到达5年的只要北京,但北京并不请求购房者已婚,而早在2012年6月
上海就曾经限制独身外地人买房;
广州和
深圳目前对外地人购房的社保交纳年限仅为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