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好光阴,春耕备耕忙”。清明前后,记者走访
山东多地,发现“农业供应侧构造性变革”正在指导着农民的“新春耕”。三个转变透露的是怎样的春耕新气候?
从大水漫灌到喷灌浇地 农民降本钱各有“窍门”
记者近日见到高密市种粮大户王翠芬时,她正在自家的麦地里浇地。十多台喷灌机一字排开,宛如一架架飞机停在田野上。一台喷灌机浇水宽度掩盖十几米,局面蔚为壮观。
“一亩地不到一个小时就能浇完,一天一台机器浇30多亩。”王翠芬说,用水也省下不少,以往大水漫灌,时间长不说,一亩要40方水,如今也就16方水。“最重要的是俭省人工费,人工可贵了,每天150元”。
山东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更是缺乏全国均匀程度的1/6。随着一些地域公开水位的降落,浇水难、本钱高越来越成为一些大户的“心病”,有了喷灌设备,一些大户省心不少。
省心的还不止浇地的转变。今年春耕期间,不少农民通知记者,农业国际竞争剧烈,中国农业开展程度相对落后,本钱昂扬,进口玉米价钱比我们还低,看来必需要“想尽方法降低本钱”。
一些大户在创新农机具上下了不少时间。章丘的种粮大户张保华举例说,肥料的施用,大伙多是一次性施肥,而他的秘诀是“屡次施肥,一次少量”,为此还本人设计了简易施肥小农具。“肥料的应用率增加了,本钱也下来了”。
得益于国度的大政策,控肥、减药等绿色的农业转调措施也开端多见。3月下旬,在汶上县50万亩粮食绿色高产创立示范方汶西片区中心区,几架飞机正在停止统防统治工作。
“统防统治能够处理农户本人防治‘跑、冒、滴、漏’现象,降低本钱进步效率。”汶上县农业局局长王修忠坦言,农药的运用不当不但会增加农业消费本钱,还会对作物和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
大户着手“粮改饲” 三产交融提质增效
卖掉堆了半年多的18万斤玉米,张保华思索着如何在“去库存”后搞一搞“供应侧调整”。
去年秋收,他160多亩地产出的玉米堆满了篮球场大小的场院。由于价钱不好,不断没舍得卖。“往年卖玉米都是每斤1.1元,今年才卖了八毛(一斤)。”张保华说。
“我了解,要进步质量和效率,必需得拉长产业链。”这位包地二十多年的农民说,十多年前,本人搞过牛羊养殖,将玉米作为青贮饲料,但当时牛羊肉价钱不好;如今形势发作变化,牛羊肉已成为老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本人准备“重操旧业”。
山东3月份还以省政府办公厅的名义下发了推进“粮改饲”试点,促进草牧业开展施行的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青贮专用玉米3000亩连片种植的面积达200万亩以上,带动全省种植面积到达500万亩以上。
张保华说,农业利润薄,种植养殖加工一体能够进步粮食的应用率,利润会高出不少,也不耽搁继续为国度粮食平安作奉献。
不少种粮大户也在着手“转型晋级”。王翠芬说,如今是农业大调整的时期,趁着农产品价钱振荡回落期,本人将把握机遇停止蔬菜轮作和一定水平的休耕,多用
有机肥,提升土壤质量,让土地回归愈加自然生态的状态。
山东省农业厅农业专家表示,从供应侧变革的角度,进步农产品的质量,开展绿色和生态农业,扩展适度范围耕种、提升种植效率照旧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从本人种到雇“田保姆” 种粮也可“高大上”
“最近浇地、打药,都靠‘田保姆’”。这两年,
山东高密的种粮大户岳梦羲由于延聘了“田保姆”而让种地变得轻松,并且本钱也低了不少。
给岳梦羲提供效劳的是名为“初家”的为农效劳中心,是高密市一家农业社会化效劳企业。这个中心是由供销社主导建立的,给农户提供智能配肥、农机作业、烘干晾晒、农产品收储等全程农业社会化效劳。
“一个电话,专业队伍就来了。否则,我种这些流转来的1700多亩麦田可费力了。”岳梦羲说,依托中心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半托管”打药、浇地、施肥后,每亩小麦能省出200元。“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向范围效劳要效益”。
记者理解到,在
山东,个体农户仍然是种地的主角,但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正在成为农业消费的生力军。而让他们轻松上阵的是由“新农人”出钱购置耕、种、管、收的土地托管形式,农户称之为“田保姆”。
不少农民说,
山东推行的供销、邮政、农机等多个系统农业消费全程社会化效劳,已成为他们信任的“田管家”“田保姆”,种粮也变得“高大上”。
“用上‘田保姆’等专业的社会化效劳组织,减少了人工费用,降低了农业消费本钱,提质增效明显”,
山东供销部门相关人士引见,将来几年还将建立一大批范围适度、半径适合、功用完备的为农效劳中心,使其成为农业消费全程社会化效劳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