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墙体广告 编者按:
南京银行代销基金陷销售误导风云,有了新停顿。3月21日,
江苏证监局对
南京银行下发行政监管措施,责令其矫正。据悉,
江苏证监局于今年2月23日至3月4日对
南京银行基金销售业务停止了现场检查。经查,发现
南京银行基金销售业务存在四方面的问题。
一是个别支行基金宣传推介资料存在违规情形;二是未出具年度监察稽核报告;三是有2项关于基金销售的管理制度未向
江苏证监局报备;四是基金销售业务标准执行不到位。
南京银行能否正在整改中,会有哪些详细措施?
南京银行董秘汤哲新在承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此事正在处置过程中,不便当多说。
江苏证监局发布行政监管措施
南京银行基金销售存四大问题
去年以来,备受关注的
南京银行鑫元基金事情,让
南京银行堕入了维权风云。许多投资者投诉表示,他们在
南京银行购置了鑫元定开基金产品,亏损达13%。投资者以为
南京银行在销售过程中存在误导,没有提示风险,一再强调产品稳健,宣传的时分还提到半年绝对报答13%。
此事有了最新的停顿。
今年3月21日,
江苏证监局发布行政监管措施——关于对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
公司采取责令矫正措施的决议,责令
南京银行停止整改。
南京银行在基金销售业务存在以下问题:
第 一,
南京银行个别支行基金宣传推介资料存在违规情形。
南京银行有3家支行(阳光广场支行、江南大厦支行与大厂支行)销售人员在销售鑫元半年定期开放债券型 证券投资基金时运用了未在我局备案且内容标注有“半年绝对报答13%”字样的材料,违背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方法》的相关规则。
此外,
南京银行有局部支行制造并向局部客户发送了未在
江苏证监局备案的鑫元半年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宣传短信。短信内容如“鑫元半年定开债券基金炽热来 袭,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首期运作完成年化收益9.0%,新一轮持续稳健作风,力争增厚收益,强势来袭!仅限6月2日-10日可开放申购赎 回,额度慌张需求预定”。
第二,
南京银行未在2013、2014年度完毕一个季度内完成上年度基金销售业务的监察稽核报告。
第 三,
南京银行有2项关于基金销售的管理制度未向
江苏证监局报备。据悉,该行2011年印发的《
南京银行证券投资基金销售适用性管理方法》(宁银发 [2011]811号)、2013年印发的《
南京银行协作基金管理人评价管理方法》(宁银发[2013]581号)未报送
江苏证监局备案,不契合《证券投 资基金销售机构内部控制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则。
第四,
南京银行基金销售业务标准执行不到位。经抽查,该行存在个别支行存在“
南京银行基金代销业务买卖类申请表”上遗漏客户签字情形;个他人员在销售基金产品时髦未获得“证券市场根底学问考试”成果合格证;个别支行存在销售基金产品相关材料保管不完好的状况。
市民称
南京银行应给一个交代
关于
江苏证监局责令
南京银行矫正一事,
南京银行会有哪些详细措施?该行董秘汤哲新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目前此事正在处置过程中,不便当多说。
据法治周末报道,
南京银行向其记者回应称:“我行已收到
江苏省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议书。针对决议书中指出的我行个别支行存在基金宣传推介资料违规以及其他相关问题,我行正按请求停止矫正。”
此外,
江苏省证监局发布责令矫正措施决议后,也惹起了众多市民的关注。
据江南时报报道称,在
南京银行
汉中西路网点,一名孙姓市民说,
南京银行作为
南京人本人家门口的银行,理应为
南京市民做好效劳,没有想到却应用
南京人对它的信任来误导储户,让市民遭受损失。
“
南京银行作为效劳于
南京人的中央金融机构,出了这样的问题,竟然对储户连一句抚慰的话都没有,这是谁给你这样傲慢姿势,你到底何时能给广阔储户一个交代!能向广阔
南京父老抱歉!”孙先生表示,他也是鑫元基金的受害人,他一定要让
南京银行给个说法。
法 治周末报道表示,最先向法院起诉的一位
南京的高阿姨曾通知媒体,她在
南京银行月牙湖支行购置了185万元鑫元基金产品,到期后本金亏损达25万元。当时银 行的理财经理在向她兜售该基金产品时,不只承诺会有6%至8%的收益,还并未停止任何风险提示。
南京市秦淮区法院受理此案后,原定于1月7日的开庭没能如 期停止,之后双方即达成了和解,以撤诉结案。
法院对
南京银行管辖权异议的驳回和其主动和解,以及证监局对
南京银行违规行为的认定,似乎已摸到了
南京银行鑫元基金事情的真相。但投资者希望,他们心中的疑惑希望能得到监管部门细致的解答,而不是笼统或模糊的回答。他们更关怀的还有,所受的经济损失该如何挽回。
事情回忆:
南京银行陷销售误导风云
从去年底到往常,
南京银行因代销的债券型基金产品“鑫元定开”产生亏损超13%的音讯持续发酵,许多投资者停止维权。
中 国经济网曾报道此事。
南京的退休工人王女士在2015年6月9日购置了该款产品。“我是在珠江支行购置的半年期鑫元定开产品,由于银行理财到期,理财经理 就引荐了一款产品,他告知产品是稳健型,是银行本人的产品,内部员工都在买,本人的产品不会亏损。半年收益不低于6%,最高达13%。”据王女士回想,当 时在银行大厅里,电子屏幕上也在宣传该产品,尔后还收到关于产品引见短信。
像王女士这种投资者还有很多。还有投资者表示,他们已将
南京银行告上法庭,请求其承当虚假宣传以及不停止风险提示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
鑫元基金
公司相关担任人表示,鑫元基金本着客观公正的准绳,并在契合监管请求的前提下,对产品停止风险评级。关于一年定开和半年定开基金的评级属于低风险也是合法合规,不存在虚假宣传的可能。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投资者李女士通知记者,
江苏省银监局工作人员称,局部投资者提及的
南京银行理财经理曾作出口头承诺,但由于缺乏证 据,银监局暂时无法受理。而关于“绝对报答”等涉嫌违规宣传的用语,
江苏省银监局将停止调查,1~2个月内给出调查结果,一旦调查核实确以为
南京银行工作 人员在销售过程中确有此类违规承诺,将会对
南京银行停止调查。
此外,关于局部投资者向
江苏省银监局告发
南京银行在销售局部基金及理财富品时没有对投资者停止风险提示,
江苏省银监局也表示曾经决议受理。
江 南时报征引不具名律师的观念以为,像
南京银行这样呈现大面积中老年客户理财维权现象,从事情上看比拟稀有,一是范围大,二是群体特殊,从这些特性来剖析,
南京银行以客户买了理财富品就该承当风险的理由将本人置身事外是很荒唐的,必需承当相应的义务,合理应对客户的合理诉求,圆满处置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