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区
1.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全掩盖
2.行政村公交通达率到达90%以上
3.公交车均匀运营速度不低于15公里/小时
4.公交车进场率到达100%
5.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到达50%以上
各县(市)
1.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全掩盖
2.行政村公交通达率到达90%以上
3.公交车均匀运营速度不低于20公里/小时
4.公交车进场率到达70%
5.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到达40%以上
“零间隔”换乘、公交专用道、公交车运营速度提升……这些关于公共交通开展的需求,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将逐一完成。近日,我市发布了《关于优先开展公共交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自2016年开端,用5年左右时间,经过开展大容量公共交通工具、加快公共交通场站建立,不时优化线网规划,到2020年年底,主城区(任城区、兖州区、
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
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开通公交线路40条,建立BRT公交线路两条(一纵、一横),开通运转都市区快速公交线路。
到2020年年底,主城区将新增、更新公交车1600标台,万人具有公交车15标台,其中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辆的比重到达75%以上;建成公交流乘枢纽站20处、首末站10处、加气(油)站3处、公交专用道20条,根本完成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全掩盖、行政村公交通达率到达90%以上、公交车均匀运营速度不低于15公里/小时、公交车进场率到达100%、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到达50%以上。
此外,各县(市)根本建成掩盖城乡的公共交通效劳网络,城市万人具有公交车12标台,其中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辆的比重到达60%以上;加快建立公交流乘枢纽站、首末站和公交专用道,优化公交线网规划,根本完成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全掩盖、行政村公交通达率到达90%以上、公交车均匀运营速度不低于20公里/小时、公交车进场率到达70%、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到达40%以上。
《意见》解读
主要交通干道港湾式停靠站将越来越多
《意见》中指出,除了修订完善公共交通开展规划、加快大容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建立之外,还要加快公共交通根底设备和配套设备建立。将公共交通根底设备归入城市建立和改造方案,城市道路、寓居区、商业区和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城市建立项目应当同时规划建立相应的公共交通设备,并完成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立、同步完工、同步托付运用。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上配套建立港湾式停靠站,并完善站台、候车亭等效劳设备。对公共交通根底设备停止前期检查和后期验收,未按规则配套建立公共交通设备的项目一概不予审批、验收。
目前,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上尚未辟建港湾式停靠站的,要分批列入政府城建重点工程项目。应用现有高架路(桥)下、大型绿地等,合理规划和建立公共交通根底设备并托付公共交通企业运用。制定出台《
济宁市城市规划区公交候车亭、站牌管理方法》,对城市规划区公交候车亭、站牌实行统一规划、设计、建立和管理,鼓舞吸收社会资金投入建立。
中心城区新改建双向六车道,将设公交专用道
将来,我市将依据城市开展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公共交通开展规划的请求,在城市公共交通与铁路(高铁)、民航、长途客运、城际公交等运输方式的衔接点,统一规划建立综合交通换乘枢纽以及步行道、自行车道、公共停车场等配套效劳设备,完成城市公共交通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零间隔”换乘。
同时,装备相应的指向标识、线路图、时辰表、换乘指南等效劳设备,便当广阔市民出行。鼓舞开展自行车驻车换乘和公共自行车系统,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和集散量较大的公交车站应尽可能设置自行车停车设备和存取点,为自行车驻车换乘提供便当条件。
此外,全市将加快推进公共交通专用道建立,要与城市道路建立、改造同步停止。中心城区新建或改建的双向六车道及以上城市道路,配套建立公共交通专用道或专用线。现有双向六车道及以上城市道路未辟建公共交通专用道的,应依据道路条件、交通需求、公交线网规划等综合要素建立公共交通专用道或专用线。具备物理隔离条件的公共交通专用道,可实行封锁或半封锁管理,为公共交通提速及平安运营提供保证。
此外,还要科学设置公共交通优先通行信号系统,保证公共交通车辆的优先通行权,进步公共交通车辆运营速度;允许客运班车、机场巴士、校车、特种车辆等运用公共交通专用道,进步专用道应用率。制定公共交通专用道管理方法,加大对违规占用公共交通专用道、公共交通停靠站行为的监管和处分力度,进步公共交通车辆的正班正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