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墙体广告 “七一”建党节前夕,
湖北省博物馆收到了一件特别的礼品。
上一年,留念抗战成功70周年大阅兵,在仅有的女兵方队白求恩
医疗方队,有3名
湖北籍女兵受阅,刘艳黎是仅有的
武汉籍女兵。近来,在一件小事的“影响”下,23岁的刘艳黎决议通过楚天都市报,将自个的整套阅兵军服捐献给家园。
经楚天都市报记者牵线,
湖北省博物馆欣然容许。昨天,馆方正式承受刘艳黎的捐献,并为其颁布证书。与阅兵军服一同入馆被保藏的,还有作为材料的2015年8月28日的楚天都市报。这也是
湖北省博物馆初次保藏阅兵军服。
刘艳黎上一年在阅兵练习时的留影刘艳黎上一年在阅兵练习时的留影
婉拒外省博物馆恳求
受阅女兵军服捐家园
1993年出世的刘艳黎,家住
武汉市江夏区。爷爷曾是骑兵,参与过抗美援朝。受家庭影响,她打小就有了从军梦。2011年末,她从军进入驻鄂空降兵部队,在执役时期考入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
通过层层选拔、艰苦练习,上一年9月3日成功日大阅兵,她和别的2名
湖北籍女兵当选白求恩
医疗方队,在天安门承受审阅。
前日上午,回到
武汉的刘艳黎联络上楚天都市报,期望能将自个的整套阅兵军服捐献出来。本来,因为她就读的军校坐落外省,本年,本地博物馆曾联络 刘艳黎等人,问询她们是不是情愿捐献阅兵军服,用于保藏、展览,刘艳黎予以婉拒。“我是
湖北人,如果真要捐献,我必定更情愿把这套戎衣捐给家园啊!”她通知 楚天都市报记者。
前晚,记者联络上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兴奋地回复道:“好,非常期待!”昨天下午2时,刘艳黎和姑姑从江夏赶至省博物馆,方勤和搭档们一道,在省博编钟厅,正式承受了这份带有
湖北荣光的捐献。
刘艳黎捐献的一整套阅兵军服,包括军帽、衣服、裤子、手套、皮带、皮靴等一应俱全。衣服左袖上,还有“抗战成功70周年阅兵装备方队”“白求恩
医疗方队”标识;戎衣衣领上写着“刘燕妮”3个字,刘艳黎说:“这是我的奶名,练习时怕衣服搞混了。”
方勤馆长急速叮咛工作人员:“这3个字千万不要洗掉了,对于文物或别的博物保藏品来说,细节能复原前史,细节包括故事,更能传染人。”方勤说,“9·3成功日”大阅兵是国家大事,博物馆可以保藏这套受阅女戎衣非常有意义,他向刘艳黎及楚天都市报表示感谢。
本报上一年受阅女兵报导
作为材料一并入馆保藏
现场,馆长方勤看了本报2015年8月28日当天对于受阅女兵的报导。读完报导后,他向刘艳黎竖起大拇指:“你真是好样的!”同时,他叮咛工作人员将这份楚天都市报作为见证材料,与阅兵军服一并入馆保藏。
省博工作人员还颇感兴趣地向刘艳黎打听起受阅阅历。
刘艳黎说,在阅兵村时期,站军姿请求两腿平行并拢,膝盖之间不留缝隙。为了达到规范,她晚上睡觉时还自找了一根绳儿将大腿、小腿全部绑住;站立 时腰不直,她就靠墙练习,寻找脚、腿、腰、肩、头“五点一线”的感受; 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皮肤被晒黑,大腿、小腿、脚部成了“三节棍”,直到现在,这些“晒伤妆”的痕迹都没彻底消退。
受阅结束后,她又重返军校,持续临床保养专业的学习。
“对我来说,参与阅兵是一种荣誉,让我的自己体魄、毅力得到了极大训练。不怕苦、不怕累,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往后的工作、日子中,受阅阅历将鼓励着我不断前进。”刘艳黎说。
省博保藏两套宝贵军服
将在恰其时分揭露展出
昨天,省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王晓钟介绍,2012年,馆方保藏了刘华清上将的军礼服,非常宝贵,而这次受捐的戎衣,则是该馆目前保藏的仅有一件阅兵军服。
对于这套阅兵军服,馆方将安排工作人员以及学生志愿者一同解说,并在恰其时分揭露展出,如用作爱国主义主题教育。馆长方勤表示:“如果能搜集到我国每次阅兵的阅兵军服,那就更好了!”
据记者了解,在上世纪五六十时代,
湖北省博物馆承受社会捐献物最多,近些年每年能收到几十件到几百件不等。那么,省博物馆承受社会捐献,有啥 门槛呢?王晓钟介绍,博物馆不但保藏古代文物,也保藏与名人、大事件有关的近
现代物品;有一些物品,也许其时纷歧定有非常大的价值,但随着时间推移、社会 上这类物品的丢失,也会越来越宝贵,比如民间艺术作品,上一年省博物馆就承受了一位剪纸老演员数百件剪纸作品的捐献。纯属普通人的私人物品,则不具备入馆收 藏的价值。
如果您有别的对于阅兵的留念物品并情愿捐献,
湖北省博物馆非常期待,有意者可拨打馆方电话:027-86783171。
新闻连接
15款阅兵服
被赞史上最漂亮
“这是新中国每次阅兵中,军服最漂亮的一次!”上一年8月下旬,白求恩
医疗方队队长马国旺提起军服的改变,由衷地高兴。服装都是依据每自己的体型 丈量,高低胖瘦都非常精确,一对一定做,点对点服务,提早进行了紧身规划,贴身合体的上衣、时髦A字裙服,使女人的柔美曲线在军服的衬托下,愈显漂亮。
新美
广告公司:http://www.hb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