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安丰塘(芍陂)申报"全球主要农业文化遗产"作业正在严重有序进行.其"全球主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如今已由全国52个候选单位中当选前28位,并进入前10位排序为第3位进行辩论.国际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拟于4月15日听取候选申报地的"申遗"辩论.
安丰塘(芍陂)坐落在
淮南市寿县城南约35公里处,由楚国宰相孙叔敖于公元前613年——公元前591年建筑.在我国水利史上,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大型灌溉蓄水工程,比都江堰、郑国渠早300多年,可谓"我国灌溉工程‘开山祖师’".安丰塘(芍陂)的兴修,推动了淮河中游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使该区域变成全国主要的产粮区.历史上的安丰塘(芍陂)灌溉面积最多时曾达"万顷",如今的安丰塘(芍陂)是淠史杭灌区的一座中型反调节水库,规划灌溉农田67万余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球可继续灌溉工程的模范.
据悉,2015年10月13日,在法国蒙彼利埃国际灌排委员会召开的第66届国际履行理事会全体会议上,安丰塘(芍陂)被认定列入"国际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变成
安徽省首个国际灌溉工程遗产.同年11月17日,安丰塘(芍陂)又当选"我国主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