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墙体广告 利民镇坐落黄河故道生态走廊南岸,是一座具有4000多年前史的文明名镇,又称商均镇、纶城,是虞城县老县城所在地。全镇辖33个行政村,4个大街居委会,5.2万人,6.5万亩犁地。
前史悠久的利民镇既有绵延5公里的黄河故堤,又有平坦肥美的万亩良田;既有数千亩波波泛动的城湖,又有全国出名的科迪集团;既有富有
现代化气味的楼房别墅,又有古色古香的仿古修建。
今天的利民镇是
河南省新式工业
化工业演示基地、
河南省第一批要点演示镇、
河南省经济兴旺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河南省美丽宜居小镇试点,是全国文明镇、全国要点镇。
利民镇完成了古色古香与
现代文明的沉着对接。
利民故事,凸显厚重文明
史料记载,舜之子商均封于此,树立古虞国,建 都纶城(今利民镇)。后到夏禹第六代,奸臣篡位,少康避难到有虞氏(即虞国),隐姓埋名改称狂药,并发明了簸箕、扫帚和秫酒,被后人尊称为“造酒开山祖师”。 秦一致六国后,这儿被编为虞县,归属砀郡。虞县之名,由此开始。尔后,这儿为历代县府所在地。
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虞国故城被黄河水吞没。如今的利民镇老城是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重建的县城,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前史。嘉靖十年(1531年),县治迁于此。崇祯八年(1635年),范良彦、杨春育捐资将土墙改筑砖墙。
1953年,新的虞城县城定在马牧集,原来的虞城从此改名为利民镇。
前史上,利民镇人才济济。除造酒开山祖师狂药、商均、明刑部尚书杨东明、范仲淹后嗣范志完等名人外,利民故事更凸显出利民厚重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