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果洛
墙体广告 为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全省藏区工作会议肉体,展现我省藏区焕发勃勃活力和生机的大好场面,进一步引导、鼓励全省各族干部
大众加强 “三个自信”,促进“五个认同”,不时推进我省藏区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从9月起,本报派多路记者分赴全省各地采访了一批鲜活生动的稿件,并从即日起,开 设“调和藏区行”栏目,集中报道我省藏区综合实力显著加强、民生程度大幅提升、开展条件持续改善、生态维护明显增强、社会局势稳定向好、执政根底不时夯 实、干部
大众高昂奋进的生动理论,以期凝聚人心、提振肉体、鼓足干劲、发奋有为,努力把我省藏区建立得愈加调和美丽,为党和国度工作大局做出应有奉献。敬 请关注。
秋日的玛多草原,从海拔4326米的大野马岭,到鄂陵湖、扎陵湖,再到冬格措纳湖……每一处都是一幅壮观到极致的湖光山色。
站在鄂陵湖畔,极目远眺,湖水晶莹剔透,天边时能看到叫不知名的水鸟自在飞翔;随同着微风吹过,宁静的湖面泛起阵阵波纹。
三江源、中华水塔,玛多处在黄河源头,对
青海乃至全国及整个亚洲的生态平安都具有无足轻重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玛多就是我省三江源生态维护和建立的一个缩影。
美景重现——“这几年扎陵湖、鄂陵湖水多了起来,30多年前的丰美水草正一点点地恢复。”
玛多地处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位于三江源国度级自然维护区中心腹地,是万里黄河流经第一县,素有“黄河之源、千湖之县”的美称。
玛多,境内河流密集,有4077个大小湖泊,黄河流域年总径流量的43%在这里聚集而成。
玛多最大的价值在生态。经过三江源生态维护和建立工程的施行,湖泊水域面积显著扩展,湿地生态功用逐渐进步,呈现出“增水、增草、增生物”的现象,“千湖美景”再度重现。
在玛多县三江源办主任王权宾的陪同下,我们驱车前往扎陵湖、鄂陵湖。途中河洼湖泊一个连着一个,滋养着草山一片繁茂。
登上挺拔于措日尕则山、海拔4610米的黄河源牛头碑。鄂陵湖、扎陵湖、卓让湖,水天一色,美景一览无余。
S形的坎坷山路上,有不少车牌号以“粤、宁、青”等打头的越野车攀行,众多省内外游客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只为一睹“黄河源”的风采。
“这几年扎陵湖、鄂陵湖水多了起来,30多年前的丰美水草正一点点地恢复。”扎陵湖乡藏族老人扎西才仁说。
65岁的扎西才仁祖祖辈辈生活在黄河源头,看惯了这里的水起水落。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过度放牧招致玛多草场退化,黄河断流,湖泊干涸,“千湖之县”名存实亡。
玛多曾有着金子般的过去。丰厚的淡水资源,天赐的优秀牧场,玛多早在三十年前依托畜牧业成为全国首富。
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招致曾经的“全国首富县”变成了“国度级贫穷县”。
欣喜的是,经过三江源生态维护和建立工程的施行,玛多县近四分之一的牧民人口脱离草原畜牧业进入城镇安家立业,减轻了草场压力;草原植被掩盖度 进步,水源修养才能加强,湿空中积增加。全县湿空中积达1193.26万亩,仅扎陵湖和鄂陵湖两湖共增水域面积99平方公里,湖泊面积大于6公顷的有 157个。
站在“黄河源水电站”旁,脚下是大坝的溢洪道,积存的黄河水从这里源源不时的流向远方,不只灌溉了下游农田,也让沿途的景色有了愈加丰厚的颜色。
往常,行走在鄂陵湖畔,草场丰美、湖水一望无边,随处可见的斑头雁、赤麻鸭等野生水鸟追逐嬉戏、自在翱翔、怡然自得。
心心相一——“这几年草场上的守护员多了,风沙天气少了,越来越多的牧民晓得了维护好草场的道理。”
从全国首富到全国最穷,玛多为生态而生存。
玛多是
青海海拔最高、人口最少的县。均匀海拔4500米以上,自然条件恶劣,高寒缺氧,环境残酷,是国内人类生态环境最恶劣地域之一。
饱尝了毁坏草场带来“苦果”的玛多人,在三江源生态维护和建立的10年中,无论是干部还是
大众,视生态为首要任务、重要任务。
“处在三江源中心区,玛多2.53万平方公里土地中,72%的面积归入
青海三江源玛多国度公园体制试点,生态位置越发显得重要。玛多自知义务严重,担子不轻。”玛多县委书记任正德说。
为生态环境而斗争,这是每一位玛多人乃至玛多历届党委、政府,过去、今天和将来一直如一的坚决自信心。
维护母亲河,呵护美妙的家园,玛多别无选择。
为了维护“中华水塔”,2005年,国务院批准施行《
青海三江源自然维护区生态维护和建立总体规划》,三江源生态维护和建立一期工程正式启动。 2014年,三江源生态和维护建立二期启动。2006年起,省政府取消对三江源地域的GDP考核,将生态维护和建立归入考核内容。
玛多县借此机遇,累计完成生态各项各类投资3.83亿元,努力施行包括禁牧还草、沙漠化管理、湿地维护、黑土滩管理、小城镇建立、生态移民、科技培训等一系列生态维护措施,部分生态环境逐渐好转。
全县已施行沙漠化土地防治34.87万亩,重点沼泽湿地维护45.1万亩,黑土滩综合管理80.24万亩。
“这几年草场上的牛羊少了,守护员多了,风沙天气少了,下雨次数多了,越来越多的牧民晓得了维护好草场的道理。”牧民关却旦增很欣喜。
关却旦增是黄河乡热曲村草原生态管护长,全县1126名生态管护员中的一名。每天清晨他总要带上村里的几个管护员骑着
摩托车在周边草山上开端一 天的草原巡护。关却旦增说:“每天的工作就是观察周边禁牧的草山上有没有牛羊进去吃草,有没有人偷猎,有没有草原火灾隐患。”除了草原管护员,县上还有 113名湿地管护员,月均工资1800元。
今年4月刚刚上任扎陵湖乡乡长的洛桑扎西熟习扎陵湖乡的工作,却是从捡拾渣滓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