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都匀墙体广告 瓮安县猴场镇下司社区村民龙建英永远也忘不了去年6月20日搬进木瓜河生态移民安顿房的情形:一家老小6口人分开住了五六十年的陈旧老木房,搬进
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圆了新居梦。
小区大门古典大气,居民楼房美观新颖,水泥公路笔直开阔,节能路灯精巧别致,文化走廊内容丰厚,社区健身场地装置着崭新的体育器材,草坪、绿化 带、停车场等生活设备一应俱全,整套安顿房建筑作风秉承江南古韵,立面打造与千年古邑区天衣无缝。当第一眼看到这个住宅区的时分,龙建英就喜欢上了这里: “小区环境的确不错!镇上其他中央的商品房都没有生态移民安顿房住宅区的好。要说这儿的生活条件,一点都不比城里差。”
木瓜河生态移民安顿房位于猴场镇下司社区,距镇政府1.5公里,交通便利,项目总占空中积约100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米,可安顿870户2700余人,目前已安顿200套875人。
在龙建英眼中,小区的生活条件和原来相比可谓天差地别:“老家的木房经常维修,雨天漏雨,冬天漏风,天冷的时分只好往墙缝里塞报纸、薄膜纸。路况也不好,从镇上到家里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孩子读书、看病都不便当。”
如今,镇
医院就在住宅区左近,走路到镇上只需几分钟时间。搬进新家以后,龙建英一家人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在政府的协助下,她的丈夫在老家承包 土地,建起了果园场,15亩猕猴桃长势正旺;龙建英考取了驾驶牌照,在镇上跑出租车,每个月能挣3000元左右,龙建英说:“比起以前只靠种地温饱的日子 强多了。”
据下司社区担任人引见,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和鼎力支持下,搬迁入住木瓜河生态移民安顿房的
大众大局部都曾经安顿就业。有的进入
贵州金正大、芭田等知名企业上班,有的在小区商铺做起了生意,还有的到小区房产
公司任职,不只寓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有了进步。
施行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有方案地引导农户开展消费、增加收入,完成就业,让转移出来的农民留得住,有保证,生活好,真正享用到与城市均等的根底设备与社会公共效劳,是瓮安助推小城镇建立,统筹城乡开展的一招妙棋。
为此,瓮安把城镇化重点放在县域内小城镇的开展上,立足久远,科学规划,理顺了山地特征新型城镇化的开展思绪。据引见,该县依照一个中心,多个 节点,停止组团式规划,注重小城镇规划编制的顺应性和山区新型城镇化特性。同时,加大农民人口市民化,
乡村集中建房安顿点,生态移民等政策扶持力度,对给 水、排水、市政道路、文化、教育等根底设备建立项目向小城镇倾斜,优先报批。为了让移民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该县还积极搞活小城镇经济,为小城镇后续 开展提供动力,为
大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据统计,“十二五”以来,瓮安县结实树立组团式集群开展的理念,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范围不时扩展,城镇化程度不时进步。到2015年 底,该县城镇化率到达49.58%,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3.4个百分点,超全省均匀程度(42%)7.58个百分点;县城建成区面积从2010年的 9.12平方公里扩展到2015年的20平方公里,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到达45平方米,城镇的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才能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