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黔江墙体广告 黔江區位於重慶東南部,戶籍人口55萬,目前仍有65個貧困村、11,430戶40,641貧困人口尚未脫貧。
黔江區委書記余長明在承受本報採訪時表示,
黔江區已啟動限時脫貧攻堅戰,力爭今年年底實現全區脫貧,提早四年完成中央请求。
余長明說,今年是
黔江區脫貧摘帽的關鍵之年,區裡通過實施產業扶持一批、培訓就業一批、醫療救助一批、教育資助一批、扶貧搬遷一批、民政兜底一批的「六個一批」扶貧工作,已於去年底實現了30個貧困村整村脫貧和貧困戶根本保險全覆蓋,年底將實現全區脫貧。
特征農業助農戶脫貧
離
黔江區15公里的中塘鄉,有一座仰頭山,山上有楊梅、枇杷、脆紅李等果樹環繞,種植面積達1萬畝,被當地人稱作「武陵山區花果山」。其中外形美觀、香氣濃郁的紅心獼猴桃不僅給農業示範園减色不小,還給農戶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這是
黔江區產業扶貧的一個典型縮影。
園區積極探究有效的經營管理形式,使企業與農戶构成了互相依存的利益鏈接機制,有力进步貧困戶的持續增收,帶動了園區內行政村的整村脫貧。
「自園區建成以來,每到春夏之際,許多遊客順便到園區參觀,我們這裡的脆紅李及其他農產品不用上街,在路邊就賣完了。」家住園區的李世成樂呵呵地說。李世成家將原來耕種莊稼的5畝土地流轉給園區,留下5畝脆紅李本人管理,去年他家的脆紅李就賣了4萬餘元(人民幣,下同)。而今年,他說預計能收入5萬餘元。
年內擬兜底搬遷150戶
黔江區地處武陵山區腹地,眾多貧困戶寓居在高寒邊遠、深山峽谷地區,高山生態扶貧搬遷是讓這些貧困戶脫貧最有效的途徑。但是,深山中依然還有局部深度貧困戶,他們連根本生活都難以維持、沒有經濟實力自行實施搬遷,他們的搬遷及後續發展問題,為
黔江扶貧開發增加了難度。
余長明說:「為了讓深度貧困戶脫貧,我們探究了獨具特征的兜底搬遷,政府免費為其修建房屋、置辦傢具等,讓他們不需求出一分錢。 自2013年探究推廣以來,全區累計完成兜底搬遷434戶1,434人,今年,
黔江區計劃再兜底搬遷150戶560人。」
新美
墙体广告:http://www.hb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