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湛江墙体广告 从 化钱岗古村惊现“问路石”古迹(见下图)!
广州从化区钱岗古村的村民近日顺着儿时的记忆重找古驿道,无意间在天人山水园内的三溪汇流之处发现一块古驿道指 路石。闻讯赶来的专家团队走访调查后称,虽然石碑年代暂不可考,但此发现把通往安定、派潭和街口的古驿道串联起来,对梳理南粤古道意义严重。巨石下老归侨 忆儿时路
钱岗古村位于从化区安定镇,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因此世有“未有从化,先有钱岗”一说。村内大姓为陆,为“宋末三杰”之一陆秀夫的后人。据陆秀夫第三十三代孙陆耀洲讲古时村内有驿道经过。
56岁的马来西亚归侨傅锡流,儿时曾在这条古驿道上走过。“当年,我的高祖父就从这条驿道上走出村,下南洋去了马来西亚。新中国成立后村里分地步,我的 爷爷就带着我伯父、父亲走这条驿道回村。小时分,我奶奶常带着我走这条驿道去串亲戚,从我7、8岁不断走到12岁,至今脑海里还有些印象。”傅锡流和几位 热心村民便于21日开端追随当年的古驿道。
从天人山水园区红石沙溪水库动身,傅锡流等人沿着道路细细搜索,走到一处高约20米的峻峭巨石旁,往事涌上傅锡流的心头。“当时我和奶奶沿着溪边的这条 路走,走到巨石下我太累不想走,奶奶恐吓我说,再不走石头就要掉下来。所以我印象很深!以前我们用客家话叫它‘石蒲篱’,意义就是很峻峭的石头。”傅锡流 兴奋地说。
小小石碑指出三条驿道
顺着巨石的方向,村民们很快便在从化、增城的边境处的小溪边,发现了一段由石头铺成、长约5米的古道。而在三溪交流之处的大树下,还竖有一块高约1米、 宽约半米的石碑。石碑上生满青苔,依稀可见三行字“右安定墟、上王街口、左往派潭”。记者在现场发现,石碑表面陈旧,刻字内也长满青苔,左近杂草淤泥混 杂。但将杂草肃清后,由石头铺成的道路仍可明晰识别。
83岁的陆耀洲站在石碑处冲动地说:“没错,这里以前就是几条驿道的交汇处,一条是往安定镇,一条通往上下清幽、至街口,一条是去派潭。来的这条路是增城过来的。由于这里有三条溪水会聚,老人叫它‘三坑口’。”傅锡流还回想起石碑旁曾有一栋小凉亭,供交往行人休憩。
村民立刻将此发现告知了“寻觅南粤古驿道”的专家团队。听闻此讯,前一天刚陪许瑞生副省长在饶平调研的古驿道专家22日便赶到了现场。“这个发现真是出 乎预料,一块指路石碑指出了几条古驿道的位置,能够说是古驿道调研的关键节点。”
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有限
公司总规划师梅欣说。随后,专家团队又走 访了文阁墟骑楼遗址和广裕宗祠,从各个侧面考证、调研钱岗古村的古驿道。
新美官网:http://www.hb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