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墙体广告 昨天上午,
郑州市民曹先生趁着周日带着3年级的女儿来山里玩儿。看到范贯平正在采桑叶,就问他干啥。范贯平说家里养桑,曹先生的女儿一听有蚕,非要让父亲买几条回去。“教师要咱们养蚕,说叫看看它们怎样长大,怎样吐丝的,要咱们写调查日记,可在城里一向找不到哪里卖。”
曹先生跟着范先生回家,正在忙着捡蚕分匾的纪大妈传闻有人来买蚕,就拿出一个瓶子说:“弄几条回去养吧,不收钱。”
曹先生挑了4条,坚持要留下5块钱。“养蚕不易,你把蚕匾摆到村口试试,城里人带孩子来玩,大多都会给孩子买蚕宝宝。”
观念一变 家门口赚钱
纪大妈半信半疑:“蚕虫也有人买?”
白叟盛了百余只蚕宝宝坐到了村口。公然,在农家乐就餐的游客看到后争相采购,不到一个小时就卖了100多条蚕,挣了110元,比养蚕到缫丝产出的收益多10倍。
“那位热心的游客说了一句话,让我这个曾经只管死心眼养蚕的人,也成了会经商的人了。”纪大妈笑呵呵地说。
九里山游客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赵成功介绍:“山里人真实,经商的脑筋相对落后,游客这一句话,就让这家养蚕人改变了观念,信任他们在山谷里卖蚕,足不出户就挣到不少钱,这一句话就能让它一家人脱贫致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