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墙体广告 青岛最大面积的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集中区 —— 崂山区
株洲路片区正式启动更新。集中启动项目20个,总投资约300亿元,三年内将把原
青岛市高科园产业区建成产城融合的国际创新走廊,以前相对落后的崂山区中韩社区等地,也将蝶变成为宜居宜业的创新示范区,届时
株洲路片区将成为
青岛的“
深圳”、
青岛版“中关村”,成为岛城改革、政策、产业的先行先试区。
27日下午,崂山区高荣路澳柯玛科技产业园内,随着一声令下,一台挖掘机将现场破旧的
移动板房击碎,这标志着崂山区
株洲路片区的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全面启动。崂山区
株洲路片区,前身为
青岛高科技工业园(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产业区,面积约14.2平方公里。经过20余年的发展,聚集了
海尔集团、海克斯康、华仁药业等一批蓝高新企业。2015年,区域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 上工业总产 值比重达到65.5%,居全市第一;全区有效发明专利4352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百件,达到101件,居全省首位。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原有部分企业已不适应发展需求。此次集中启动项目共20个,总投资约30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50万平方米,分别涉及金融商务、信息服务、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智能硬件、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产业等“蓝高新”产业。
其中,总投资150亿元的
海尔云谷项目,将对占地面积约600亩的
海尔工业园东院区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建设成为以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创客平台、商业休闲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引入800余科技型企业,入驻2万余名高端人才,实现年产值约400亿元,实现税收约20亿元。
总投资约40亿元的澳柯玛智能产业园项目,将对占地约122亩的原有厂房进行搬迁改造,建设以科研研发、企业孵化为主的智能型产业园,设立澳柯玛集团的智能管控技术、智能
家电、超低温制冷技术、商用冷链、自动售卖等五大全球性研发中心,吸引200余家上下游中小企业落户,吸纳创新创业人才约1万人,实现年销售收入约30亿元,实现年税收约3亿元。
崂山区区委常委、副区长赵镭介绍说,目前的
株洲路片区以产业区、工业园为主,存在生活配套缺失、人员潮汐流动,道路拥堵严重和难以留住常住人口的特点。而重新规划之后的
株洲路片区,不仅将增加500万平方米的建设面积和近百亿元税收,也将从此前单纯的产业园变身为产城一体,增加超市、商场和休闲娱乐等服务设施。
目前,
株洲路片区产业升级已上升为全市战略,列入市十三五规划。同时整合区科技局、高科园管委等科技创新资源,成立了区科技创新委员会,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为总指挥的崂山区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指挥部,全力推进了区域概念规划和城市设计。
根据
青岛市的整体规划,
株洲路片区打造成为
青岛市转型升级的示范区、科技领军人才的聚集带、
青岛的国际创新走廊、
青岛的中关村、智谷;形成产城融合、配套完善、环境优越、特色鲜明、统筹发展的城市综合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