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绿领巾”的思考

“绿领巾”的思考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1年10月29日 11:10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天津墙体广告

在我小时候,没听说过少先队,没行过队礼,但是也有红领巾。不仅我有,比我成绩好的孩子也有,比我调皮捣蛋的孩子也有,大家每人一条,只要上学,都要例行公事地系在脖子上,一放学,就又迫不及待地扯掉。许多年后,有人成绩好,有人成绩差,偶尔聚一聚,聊一聊,有的后悔不用功,有的庆幸努了力,但从来没人提起当年戴过红领巾的事。

看了西安某实验小学的“绿领巾”事件,我才意识到作为小学生,我们当年太不把领巾当回事了,进而想想我们当年的老师,他们激励后进的办法只是罚站,和“绿领巾”相比,显然过于简单粗暴了。

遥想几十年前,今天的“60后”、“70后”上小学的时候,大家对“做好事”都很热衷,即使在现实中没怎么做过,在作文里也要煞有介事地补上几笔。而且,那几笔常常会形成固定的套路,比如,在文章的最后,被帮助的长辈都会对做好事的“我”表示感谢,并跟着问一句:“你叫什么名字?”“我”的回答总是很经典:“我叫红领巾!”也有长辈忘了问名字,但这并不妨碍“我”为自己的事迹感到自豪,这时一低头,就会看到“胸前的红领巾正在迎风飘扬”,或者“红领巾变得更鲜艳了”。

天津墙体广告调查得知,小学生喜欢说“我叫红领巾”,这一方面是做了好事不留姓名,另一方面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真实身份。自从有了“红领巾”,它在孩子那里就一直是美好的象征,也可以说,“红领巾”就是好孩子,好孩子就是“红领巾”。

西安这所小学给成绩好的乖孩子发红领巾,给成绩稍差、调皮的孩子发绿领巾,客观上达到了歧视的效果,但我想,其初衷应该是好的。墙体广告认为中国的教育,长久以来一直是个难题。比如“严师出高徒”,严师确实可以教出高徒,但也可以逼出精神病。当然,还有些方法,不光是严,也不光是打,比如表扬教育法,不管孩子做得怎么样,教育者都要表扬,天天夸得像一朵花,可是,这样的花一旦遭遇挫折,就常常面临惨败;所以,在它的反面,就有了挫折教育法,不管孩子做得多么好,教育者也不满意,横挑鼻子竖挑眼,意在逆境出人才。我想,“绿领巾”的创意初衷应该与之接近:今天你戴绿的,若知耻而后勇,努力,加油,明天就会变红了。

由此天津墙体广告认为给差生带上“绿领巾”是为了激励差生,把熊市之绿戴在他们身上,以便有一天,他们成绩上去了,再披挂上牛市之红。可是这样一来,红领巾便不再是红旗的一角,这红色也不再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红领巾的原本意义也就失去了。若照此创意下去,如果一个孩子成绩太好,可发他“紫领巾”,因为他红得发紫;而一个学生成绩太差,则“绿领巾”也不要给了,直接“摘牌”。

“绿领巾”被叫停了,这是好事;但“绿领巾”的出现,并不完全是坏事。静下心来,也许我们可以为孩子想出更好的主意,而不是揪住领巾不撒手。教育方法是允许摸索的,教育思想也是可以创新的,但创新和摸索要有规矩,有章法,有度。真正的创新是质的飞跃,是脱胎换骨,是洗心革面,如果一个常穿老头衫的人某天忽然西装笔挺,这不叫创新,这叫换了身衣服。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