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绿色渲染的美丽校园——“生态杂多”从孩子抓起

绿色渲染的美丽校园——“生态杂多”从孩子抓起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6年05月05日 11:05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青海玉树墙体广告

 青海玉树墙体广告 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超市“渣滓兑换点”,每天都是一番繁华现象,孩子们将路边捡拾的塑料瓶、用完的作业本、不可回收渣滓交给超市停业员,便能够不花一分钱以“废物换商品”的方式,以本人的双手赚得文具、食品、用品。
  校园里的渣滓兑换点
  在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校长蒙玛才仁的率领下,记者走进这座高原新城的“绿色校园”,感受“澜沧江源第一县”的环保故事。
  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属全寄宿制学校,这里是1227名莘莘学子学习和生活的“家”。
  两年多以前,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校园内外一片荒芜,这座灾后重建迁址到新城的学校只是一片占地五万多平方米的“水泥森林”,放眼望去,除了教学楼,就是学生宿舍。
  两年间,在校长蒙玛才仁的规划下,校园周边植树植草、学校中央建立喷泉假山造景、除了“渣滓换文具”的环保新风,学校教员和外聘专家还承当起每周为孩子们上环保课的义务。
  “你们看,这就是将来的校园,我们要让孩子们生活在绿色生态校园,培育他们保护环境的认识!”蒙玛才仁拿起校园规划图冲动地说。
  在超市“渣滓换文具兑换点”,高二学生旺姆和两名同窗正抱着10个塑料瓶放在柜台前让工作人员清点注销。“自从学校设了渣滓换文具兑换点,我们 都不用花钱买文具了,而且同窗们积极性很高,捡了渣滓能换来文具、面包,不只锻炼了我们以实践行动践行环保理念的才能,还能把在学校学习的环保学问讲给父 母听!”
  这就是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传播环保理念的初衷。
  “作为生活在澜沧江源头的人民,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经过多方面的环保教育,让学生将所学所授的环保学问带入家庭、带入社会,让维护生态的认识深化每个家庭当中。”
  校园内,500棵杨树新苗发起嫩嫩枝桠,学子们的明天,也充溢了绿色的希望。
  其实,“渣滓换文具”并非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的“原创”,这个“金点子”,在蒙玛才仁还是杂多县第三民族完整小学校长时便曾经萌生了。
  走进杂多县第三民族完整小学,校门口的门卫处同样醒目的贴有“渣滓换文具兑换处”的标志,偌大的校园里,红绿相间的塑胶操场上,孩子们忘情游玩嬉戏,男生踢球、女生跳舞赛歌,教学楼内传出琅琅的读书声。989名牧区学生在这里享用着半寄宿制教育。
  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应用课间休息时间奔向了同一个中央:“学子农场”,协助工作人员翻地。
  原来,“学子农场”就是坐落在教学楼背后空地接连排开的几个蔬菜大棚。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域,看到蔬菜温棚已属稀有。而藏于校园的“蔬菜基地”更令人新奇。
  “来自牧区的孩子们不懂蔬菜的生长和种植过程,为了给学生提高绿色学问,加强入手才能,2015年起,学校新建了这几座蔬菜温棚,分别种植了菠 菜、青椒、油白菜等蔬菜。如此一来,学生们不只加强了入手才能,还处理了学校食堂三分之一的绿色蔬菜购置量。我们用牛粪和羊粪施肥,纯绿色无污染,一举多 得!”校长尕玛曲达引见。
  杂多县第三民族完整小学的环境教育,远不止“渣滓换文具”和“学子农场”及开设环保教育课。
  每间教室整洁清新,孩子们的课桌侧面同样的位置都放置了渣滓桶。教学楼内放眼望去,每层楼道拐角处、教室旁空置区都被有效的应用起来,1800 多册书籍打形成了一个个“书香长廊”。环保读本、童话、世界名著、小说散文……课间时间,学生们有序地来到读书区,找到本人喜欢的书籍细细品读。
  数学课下课后,4年级1班的伊忠文毛走出教室,捧起一本拼音汉字版格林童话认真的朗诵起来,在她稚嫩又平铺直叙的朗诵声中,我们似乎感遭到了高原重生代崛起的力气。
  “往常,学生们捡到渣滓放到渣滓桶的认识曾经培育起来了,我们打造‘生态校园’和‘书香校园’的目的正在完成!”

新美官网:http://www.hbxmad.com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