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鲜活的样板真情的实践

鲜活的样板真情的实践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6年05月05日 04:05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新疆墙体广告

  新疆墙体广告  在现代文化的引路下,在达西村鲜活经历的带动下,在万户结对的帮扶互助下,尉犁县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展开得绘声绘色,各族大众也在理论中将民族团结认识融入到血液当中。
  新疆日报讯(记者夏青报道)尉犁县,各族大众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精心耕耘着一片民族团结的沃土。阳春四月,记者来到尉犁县采访,近间隔感受这个多民族聚居大家庭里,一颗颗民族团结的种子生根、开花、结出硕果。
  典型引路树旗帜
  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曾是“吃粮靠返销、消费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在达西村党支部书记沙吾尔·芒力克的率领下,各族村民团结协作、艰辛斗争、共同致富,留下很多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故事,一个一穷二白的贫穷村已嬗变成小康明星村。
  持久以来达西村各族村民不管是普通聚会,还是娶媳嫁女,维吾尔族村民办喜事,都会请汉族朋友参与;汉族村民家里有喜事,也不忘约请维吾尔族朋友,两个民族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沙吾尔·芒力克深有感触地说:“只要各民族团结,才有达西村今天的开展成就;分开民族团结,这一切都不会有。”
  近年来,尉犁县不时总结运用达西村“民汉混居、邻里守望”“母亲、娃娃”两手抓、“一个馕掰开大家分着吃”等鲜活经历,认真践行达西村“爱国主义教育‘一刻钟’”等典型做法,成为宣传教育全县各族大众的“源头死水”。目前,达西经历、达西“36条黄金规律”,已延伸到全县各个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盲目维护民族团结的认识浸透到千家万户。
  “把消费搞得更好,把民族团结搞得更好,让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复信中对达西村提出的殷切希望,这既是达西村前行的最强引擎,也是尉犁县展开民族团结工作的目的。
  尉犁县以习近平总书记复信肉体为主线,把学习贯彻复信肉体转化为增强民族团结的强大动力,充沛发挥达西村的教育、凝聚、鼓舞和引领作用,经过参观达西村展览馆、学习36条黄金规律等方式,吸取达西村民族团结的胜利经历,使人人成为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人人争当民族团结的模范,把民族团结内化为大众的行为习气,外化为大众的言谈举止。
  尉犁县委书记张冠军说:“达西村是我们县民族团结的一面典型旗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发扬达西村各民族互帮互助、共同开展的优秀传统,从身边人身边事做起,让民族团结像阳光一样照射在各族大众心里。”
  文化惠民聚人心
  4月11日,夜幕下的尉犁县阿克苏普乡吉格代巴格村村委会大院灯火辉煌,高亢的唢呐声老远就听得到。
  走进村委会大院只见人头攒动,各族村民们面带笑容,或坐着,或站着,津津乐道地观看着精彩的文艺节目,不少村民拿起手机记载着精彩的时辰。
  村民巴哈尔古丽·尼亚孜快乐地说:“忙完地里的农活我就赶来了,每周村里都有精彩的文艺演出活动,我都会来参与。”
  村民自编自演的“去极端化”小品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热烈掌声。“这个节目是我们依据本人身边发作的事创作的,我就是想经过小品让大家坚决抵抗民族团结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的浸透,追求现代文化生活。”小品扮演者艾合买提·吾拉依说。
  阿克苏普乡党委委员朱新建说:“经过集体舞、独唱、木卡姆歌舞等多种方式的精彩扮演,丰厚了各族大众的文化肉体生活,牢牢占领了基层文化阵地。”
  吉格代巴格村的文化活动只是尉犁县展开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夯实民族团结思想根底的一个缩影。
  多年来,尉犁县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在各乡村、社区终年坚持展开百日广场文化活动和“去极端化”万名农民“讴歌巨大祖国唱响民族团结歌”等主题活动。经过建立大众文艺主干队伍,打造特征文化品牌,组建民间艺人队伍,带动影响各族大众进步自编、自演、自创文艺作品的才能,在全县选派136名“草根”宣讲员,普遍展开民族团结、宗教调和宣讲50多场次、掩盖干部大众2.2万人次,推进了大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常态化。
  尉犁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化办主任濮玉霞引见,经过全面推进尉犁县基层党组织“唱起来、响起来、活动搞起来”和“暖起来、亮起来、基层阵地用起来”等民生工程,不时稳固全县各族大众共同团结斗争、共同繁荣开展、共享开展成果的思想根底。
  万户结对一家亲
  4月14日,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村委会会议室里充溢着温情的气氛,兴平乡8个村60户结对户结成“一对一”民族团结、扶贫帮困对子。各民族结对户经过互赠小礼物来表达彼此的情感和友谊,大家紧握双手、相互拥抱,将彼此的感情种在心中。
  达西村党支部书记沙吾尔·芒力克说:“往常达西村富了,达西村的老百姓也富了,但我们不能忘了兄弟村的各族村民们,达西村富了不算富,我们要借助民族团结结对这一活动,带动我们兄弟村的村民们共同开展。”
  达西村村民阿不力孜·木沙与巴西阿瓦提村村民陈克林结成民族团结互助对子。阿不力孜说:“今天我和陈克林结了对子,他就是我的汉族兄弟了,以后他种地、养殖遇到什么艰难,给我说一声就行。今天我给他帮扶两只羊,过两天我就去他家好好跟他讲讲养羊技术,争取明年开展到4只,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尉犁县在“万户结对一家亲”“走亲串门聊家常”等活动中,已有3400多名干部职工与4298户各族大众结成“好亲戚”。乡村党组织发起住村工作组、村干部、“四老”人员力气,带动11572户农牧民互相结对认亲。全县61个“访惠聚”工作组541名干部主动与726户贫穷户结对帮扶。
  4月12日一大早,尉犁县第一中学高二的学生潘赞宇和往常一样与同班同窗尼加提·阿里木结伴去学校。
  “我们住在同一个小区,上了初中后,每天上学放学都是结伴而行,友谊也越来越深。前年,我们又结为民族团结对子,尼加提是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潘赞宇说道。
  尼加提说:“我的数学和化学成果不太好,潘赞宇就主动当起了我的‘课后辅导员’,放学后我们一同做功课,讨论学习中的难题,共同进步和进步。”
  每逢周末,尼加提就会约请潘赞宇去他家吃饭,品味“古丽”妈妈的手艺。逢年过节两家人也会相互走访,两家人的感情也越来越好,其乐融融的气氛十分温馨。
  “我置信,我们的友谊能不断持续下去。我们两个人会是终身的朋友。”潘赞宇说。
  截至目前,尉犁县中小学、幼儿园13000余名师生,经过“千名教员家访万户”“结对子认干亲”等方式,在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家长、教员与教员等5个层面,结成6366个民族团结对子。各类结对对象互学言语文字,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树立起不分彼此的感情。
新美墙体广告:http://www.hbxmad.com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