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墙体广告 要增强专业群建立。高职院校要依据本身办学定位肯定重点建立专业群,要经过重点专业群建立带动资源优化配置和专业建立程度整体提升。
——摘自
湖南省《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变革全面进步人才培育质量的施行意见》“我们的路走对了。”5月6日,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朱厚望在承受记者采访时这样慨叹。
近年来,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盘绕航空产业链办特征专业群,创始了一条“对接产业办专业、依托行业建立专业、校企协作育人才”的航空大国工匠培育绿色通道。2015年该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2.47%,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称心度到达95%。近两年该院先后取得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督查优秀单位、
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等荣誉称号。
学校成立43年来,已为部队航空配备修理和中央航空产业培育了5万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艺人才,为国度航空业的开展持续提供着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砍掉与航空无关的22个专业,辞别“大而全”
“我们是省内第一所升格高职院校的学校。但高职院校怎样办?我们曾走过了一段较长的探索和迷茫期。”朱厚望说。
1998年,
长沙航院升格为高职院校后,全面开花,先后创办了经、管、文、工等8个大类33个专业,其中与航空产业严密对接的专业仅有11个,而更多的是生物制药、旅游、会计等诸多与航空毫不相干的专业。
“那时,我们是盘绕市场需求办专业,市场需求什么就办什么。但随着产业构造转型晋级和职业教育变革开展的不时深化,这种专业构造的办学之路越走越窄,学校招生与学生就业都不理想。”
何去何从? 2012年,经过大讨论,学校决议对接产业办专业,与航空无关的专业全部停办,握紧十指办“少而精”的航空特征专业,打造航空特征专业品牌。
“当时有点勇士断腕的心情。这意味着学校33个专业要砍掉22个。” 朱厚望说。
2012年至2016年,该院采取“停招、撤销、新增、转向”等措施,大刀阔斧调整专业构造。5年内停招、撤销与航空产业对接不严密的专业22个,新增航空类专业10个。
经过调整后,目前该院构成了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航空机械制造、航空效劳与管理的四大特征专业群,20个专业4个大类,主动效劳于国度正在兴起的航空产业。与此同时,该院依据行业企业职业岗位分工的开展趋向,依照职业岗位才能请求,构建“平台(根底学问+根本技艺)+模块(职业岗位中心才能)”的课程体系,对接岗位育人。
依托协同创新中心,坚持“请进来、走进来”战略
在专业调整的同时,
长沙航院牵头成立了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83家理事单位展开校企深度协作,拉开了依托行业建立专业的大幕。
“我们依托协同创新中心,延聘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向巧女士在内的30余位厂长(董事长、总经理)担任客座教授,还延聘142名消费一线技术主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员。同时,选派10名教学管理干部、41名新进教员、68名主干教员到某军14厂、中航工业哈飞等30多家理事单位理论培训、挂职锻炼。”朱厚望说。
对接产业办专业、依托行业建立专业,学校迎来了招生和就业的崭新场面。
2012年学校新增的飞机电子设备维修(原专业名为航空电子信息技术)、飞行器制造技术(原专业名为航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两个专业连续几年招生形势火爆;2013年,新增的民航平安技术管理专业当年招收的重生,已被黄花机场、
厦门机场、
深圳机场、
珠海机场等单位以订单方式签约;2014年,新增的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的学生,也被几大通用航空企业提早预订;2015年,新增的复合资料工程技术专业(原专业名为复合资料加工与应用技术),“哈飞”
公司提早一年就与该院签署了订单班和实习基地共建协议,学生未进校,学院就为他们找到了就业出路。2016年4月26日,该院与川航首批协作的“2014级机务维修、空中乘务订单班”开班,订单培育22名空姐、24名机务维修人员。
该院集航空维修、航空制造、航空效劳与管理于一体的专业体系和“航空”特征的办学品牌已成为全国职业教育范畴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