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墙体广告 在市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超市购物已是常态,特别是超市多种多样的小食品更是遭到消费者的喜欢。但尴尬也随之而来,一不留神可能就会买到将要过时的商品,买回去没一两天还不等吃完就过时了。
国度工商总局关于超市设立“临期食品专区”的恳求曾经实施了4年,而消费者在超市能看到的“临期食品专区”却依然少之又少。
一天哪吃得完12盒酸奶?
由于没有临期食品专区,买的时分又没留意,结果食品买回家才发现,马上就要过时,这样的尴尬你遇到过吗?市民刘女士前不久就连续遇到两次。
4月24日,市民刘女士到临桂工商局投诉,说她在临桂一家超市两次买到行将到期的酸奶。刘女士说,4月12日,她到该超市帮儿子买了一组(12盒)酸奶,回家后发现只剩保质期最后2天了。4月24日,她再次去该超市买酸奶,结果却发现这次买到的酸奶距保质期仅有1天。
“12盒一天哪吃得完?”刘女士气愤地说,连续两次买到马上就要过时的酸奶,是由于超市没有明示销售的是临近保质期的奶制品,属于诈骗消费者的行为,恳求予以退货退款。临桂工商执法人员调查后,发现刘女士反映的情况属实,经过调解,该超市退还刘女士购酸奶款98元。
其实有刘女士这样遭遇的市民并不少,“一段时间总会有几起触及临期食品的咨询或投诉”,工商人员通知记者,买到临近过时的食品,有些较真的消费者会向工商部门投诉或恳求超市退款,但也有一些怕省事的自认倒运,不敢吃也就扔掉了事。
超市食品摆放的潜规则
“刘女士为什么两次在超市买到临近保质期的奶制品?”带着疑问,工商执法人员对这家超市的奶制品柜中止了观察。
他 们发现,在货架上上下下摆了好几排酸奶,中间最容易拿到的一排的消费日期早于其他位置上的消费日期。其他的奶制品也是同样的摆放法,其中一款乳酸饮料中间 一排摆放在最外面的保质到期日为5月18日,最里面5月21日。摆放在大货架上的箱装纯牛奶,货架上面的保质到期日是5月13日,下面的保质到期日是5月 30日。
按普通消费者的消费习气,一切来购物的顾客,目光都会先集中在与视野平行的中间货架上,而这一层货架上的商品也卖得最快,但这一层的奶制品消费日期却不是最新的,而不太容易被看到的最上和最下两层摆放的牛奶消费日期才是最新的。
工商执法人员还走访了几家超市,看到不只是奶制品,食品、饮料等货架上的货物基本都有这个规律。同一食品摆放在货架最上方或者最下方的消费日期都是最新的,而中间与视野平行的食品常常消费日期较早。
“几 乎一切的超市都恳求理货人员将行将过时的食品放在最显眼的中央,新近消费的则被放在下面或躲在冷柜的最后面,临期的售完,才会将新的摆放在前面。”曾在超 市做过理货人员的孙先生通知执法人员,超市摆放物品的“潜规则”不时都存在,就是为了把“老货”早点卖进来,以减少运营的损失。
“难产”的临期食品专区
早在2012年9月,国度工商总局就发出通知,超市、商场应设置临近保质期食品专区或专柜,并在醒目位置标明“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区”或“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柜”字样。未设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区或专柜的,待售的临近保质期食品上应有统一的“临近保质期食品”标签。
2013 年3月中旬,屏风工商所对辖区内“喜洋洋”等三家超市提出了“公示临期食品”的建议,三家超市陆续设立了“临期食品”专区,但是此项工作并没有在全市继续 推行开。工商执法人员近日调查了市区10多家超市,均未看到临期食品专区或临期食品专柜,也未发现这些超市对临期食品作出醒目提示。一家超市主管吴先生 说,目前市区绝大多数超市都没有临期食品专区,普通只需促销区,而超市促销区的商品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临近过时的商品;第二类为新上市需求推行的商品; 第三类为库存积压的商品。
固然大多超市都没有临期食品专区,但并不代表超市里没有临 期食品。执法人员调查发现,临期食品并未“醒目的注”,反而“悄然地”夹杂在赠品里与新颖食品捆绑销售。5月4日,执法人员在临桂一家大型超市看到,某品 牌酸奶标明“买3赠1”,4袋酸奶标注“保质期21天”,但消费日期并不相同,其中一袋消费日期为2015年4月20日,其他三袋消费日期为2015年4 月15日。根据规则,保质期30天以上缺乏90天的,期满之日前10天就是临期食品,但在该商品包装以及周围并未看到任何有关“临近保质期”的提示。
市工商局相关担任人说,固然工商总局恳求各地工商部门在辖区内推行“临期食品”公示,但细则尚未完善,国度也没有出台正式的法规条例。
推行临期食品专柜能否要“用强”?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情层出不穷,社会影响相当恶劣。2015年10月,国度食药监局发出通知,恳求“临近保质期”食品需贴标签或专区销售,并对擅自处置过时食品和修正保质期的运营者加重处分。
而近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议》,明白恳求食品消费运营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担任人对食品安全负首要义务,企业质量安全主管人员对食品安全负直接义务,食品运营者要树立并执行临近保质期食品的消费提示制度,严禁改换包装和日期再行销售。
“强 制推行超市临期食品专柜,是兴隆国度、城市的普遍商业方式,只需这样才干真正保证消费者食品安全。”市工商局担任人说,为对临近保质期和超越保质期食品的 运营和处置行为中止规范管理,减少此类食品流入市场,近日,北京、
上海、
广州等地工商和食药监部门先后制定了临近保质期和超越保质期食品管理办法。该担任 人通知记者,目前已有多位法律界人士及中消协向国务院提出建议:要让“临期食品”公示专柜的做法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让更多消费者的权益得到维护,就应 对法律法规做进一步的完善,让其成为一项商家必需遵守的强迫性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