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肇庆墙体广告 据
肇庆都市报报道 鸡嘴瓶、铜制寿桃、烟枪……这些形状各异、斑纹精巧的大件小器都是郭卓均的“心肝宝物”,40多年来,郭卓均共保藏了200多件相似的“宝物”。
因家传宝物爱上保藏
郭卓均今年74岁,保藏古董有40多年。直到退休今后,在家人的阻止下,慢慢地才不再保藏。说起郭卓均的保藏之路,就要说到他的爸爸留下的铜制脸盆、烟枪及两本《康熙字典》等20多件古物。
郭卓均通知记者,爸爸1959年因病逝世,其时清理爸爸衣物柜时发现了这些古物,“这些古物,我越看越喜爱。今后出来作业的时分,看到喜爱的就会收一些回来。”
郭卓均退休之前是在林业部门作业,因作业需要,经常会去边远地区。每到一个当地,郭卓均总会到市场转转,发现外型独特、技术精巧的陶瓷瓶、陶瓷碗, 他就会买回去。除此之外,他还喜爱保藏不一样朝代的钱币、纸币和书画等物。现在他现已保藏了陶瓷100多件,其它种类100多件。
为了辨别古物的价值,郭卓均还买了4本书作参考。
随着郭卓均保藏古物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买回来的古物不断增加。床底下、衣柜内、屋里的各个旮旯都摆满了郭卓均的“成果”。可是,郭卓均此举并没有得 到家人的支撑。“其时饭都吃不饱,他还捡这些‘废物’回来。我都骂过他很多次了,他即是不改。”郭卓均的老伴对他的行为很不了解。
期望一代一代传下去
郭卓均通知记者,自个曾经保藏的古物都在封箱装好,家里没那么多当地摆放。看到记者的到来,郭卓均刻不容缓地拿出“宝物”——鸡嘴瓶、瓷碗、铜制寿桃、烟枪……这些古物都是用报纸、塑料袋里三层外三层地包着。
郭卓均最喜爱的莫过于爸爸留下的铜制脸盆。记者看到,铜盆盆口宽38厘米,高9厘米,铜盆内壁除了铸有两首古诗外,还刻有菊花以及40个小孩在湖边 游玩的情形。盆外边有两幅双龙戏珠图,盆底刻有大明宣德年制字样。用手指敲击铜盆,会宣布一阵相似钟声的淳厚回音,久久不能散去。
郭卓均通知记者,曾经有买家想以高价采购铜盆,可是被他拒绝了。面临家里的这些古物,郭卓均也曾想过办展览,但出于种种原因,展览一向没能办成。“这些‘宝物’虽然不一定是真品,但我会一向保留着,今后也会一代一代地传给后代。”郭卓均说。
新美
广告公司:http://www.hb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