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墙体广告 夜幕来临,
长沙火车站仍然灯火闪烁,车来车往。站前广场,一群游客摆起各种姿态,咔嚓一声,车站挺拔的钟楼、钟楼上的“红辣椒”火炬,以及那一张张兴奋的笑脸,被定格成永久的画面。
长沙火车站于1977年建成通车,当时是全国第二大火车站。随后,周边建筑好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市场、人气也很快汇集,火车站周边疾速成为
长沙城的黄金地带。往常,高铁已成为出行首选,
长沙火车站已逐步褪去客流中心的光环,但经过近四十年的风雨,它已成为
长沙城永久的经典地标。
建立 40多万人次参与义务劳动
1911年,小吴门火车站建成,它是
长沙历史上第一个火车站。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京广铁路老线与市内主干道有七处平交,严重障碍交通,急剧增加的客流量也使老站不堪重负。1974年起,新
长沙火车站建立开端筹备工作。1975年,铁道部正式批准
长沙新客站的建立,选址于
长沙东边的一片郊区。
“当时
长沙建立新车站更多的是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能够说是要什么有什么。”时任
长沙火车站副站长龚顺元说,“车站大厅要挂毛主席像,就把画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像的艺术家请来了;贵宾室要布置国画,就请到了著名画家关山月。”
依据《
长沙铁路车站建立工程大纲》记载,
长沙铁路车站共计有10多个项目,相当于四座湘江大桥的投资总和,工程量宏大。关于新站的建立,
长沙市民倾注了极大的热情。20世纪50年代前后出生的城区居民,简直都参与了火车站的义务建立。据1977年
长沙车站通车仪式大会上的指挥长讲话稿,全市广阔人民参与建站义务劳动有40多万人次,各有车单位援助车站运输资料物资30多万吨。
1977年7月,
长沙火车站建成通车,落成仪式被特别布置在国庆节举行。国庆当天,
长沙火车站前坪汇集了上万人庆贺,以至还有一些外地游客特意坐火车过来参观。
火炬 直平面现惊涛骇浪国泰民安
从五一大道远眺,老远就能看到火车站高高的火炬,那火红的颜色和直立的火焰像极了
湖南人爱吃的辣椒,所以不少人又亲切地称它为“红辣椒”。而关于外地人来说,这已成为
长沙的特征,不少人坐火车来
长沙,即便未见“
长沙”二字,但只需看到这个火车站,就晓得本人到了
长沙。
“这个计划是时任铁道部长万里在16个设计计划中亲身参与遴选出来的。”曾担任
长沙市城市建立局副局长的周瑞生说,这个计划主要构造是“方盒子+钟楼+火炬”,方盒子是指下面的主楼,钟楼是为了便当大家看时间准时乘车,火炬则是为了表现
长沙元素。
周瑞生引见,火炬这一元素有比拟特殊的政治意义。
湖南是毛主席的家乡,
长沙又是毛主席早期从事反动活动的城市,火炬代表“星星之火”的源头,表现着“星星之火,能够燎原”的思想。周瑞生回想,这个火炬的设计还有一个小插曲,即火苗到底朝哪个方向让大家绞尽脑汁。新火车站坐东朝西,假如火苗朝东,会被以为是“西风压倒
东风”;假如朝西,朝向就和车站大门一样,不美观;假如朝北,直指北京不妥;假如朝南,则与中央“南辕北辙”。2个多月后,火苗最终肯定为朝上,表现“惊涛骇浪,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