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墙体广告 黄花国际机场,坐落在
长沙县黄花镇。机场因小镇而得名,小镇因机场而出名。它是乘机进出省门的最大航站,也是旅客吞吐量居中国中部第一的航空枢纽。
近年来,黄花镇借坐拥黄花国际机场的优势,鼎力开展外向型经济,相貌一日千里。特别是自
长沙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
长沙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全面对接世界、连通国际市场”的战略以来,这个坐拥机场和高铁之便的江南小镇愈加引人瞩目。黄花镇,正在践行着空港大城的开展之梦,且以超凡的速度一步步将其变为理想。
5月28日,本报记者一行冒雨走进黄花,停止一次空港城的探秘之旅。
黄花速度:抢抓开展机遇分秒必争
从市区往东上长浏高速,10多分钟出黄花收费站,就驶上了号称省门第一路的机场大道。和几个月前相比,眼前的情形令记者感到诧异:全长近5公里的机场大道,南面的一排排陈旧的门店和房屋曾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70多米宽的平整路基!
“随着黄花机场旅客吞吐量持续攀升,作为衔接黄花机场的主干道之一,机场大道已达通行极限。”黄花镇党委副书记罗征宇引见,原来的机场大道只要22米宽,如今要加宽到46米,连绿化带到达75米,且配以高架通行,将大大改善机场大道交通现状,提升省门第一路的质量。该工程从去年12月5日动议拆迁,边拆边建,到今年3月底就完成了全面腾地,现已完成20%的工程量,估计2017年春节前通车。
拆迁,号称天下第一难事。据理解,机场大道南面曾有88户集体房屋、19户国有土地房屋和9家各类企事业单位,全都是临路而建,商业价值较高,且由于历史缘由,需拆迁房屋的户主构成状况异常复杂。如此繁重的拆迁腾地任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红线内的土地全部托付,并完成零上访、零强拆、零阻工,“黄花速度”果真名不虚传!
“黄花速度”不单表现在这一个项目上。作为黄花机场东扩工程的机场第二跑道建立,是
长沙县内单笔投资最大、单次用地最多的省重点工程,在拿到用地红线审批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全部808户居民的动迁并进入“零障碍”施工,估计今年10月完工并投入运用,届机遇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将由如今的2000万人次提升到3500万人次。中低速磁浮线半个月完成净地托付;空港城一期路网三个月完成腾地1400余亩;黄花综合保税区一个月完成拆迁量的80%,占地400多亩的中心区率先开工……
为什么要那么快?“黄花镇正站在大开展的历史机遇门槛上,每耽搁一天都可能形成黄花人的遗憾。”黄花镇党委书记彭正球如是说。
长沙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
长沙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而黄花镇正在这条走廊的黄金坐标上。从空港城到综保区,从黄花产业基地到城乡一体化试点,这个地处省会东部的门户重镇,正处在大开发、大建立、大开展的黄金时期,目前正在开工的项目到达34个。
为什么能那么快?彭正球引见,首先是工作人员舍得干。黄花镇三分之一的干部扑在了拆迁一线。工作人员根本没有休息时间,和拆迁户谈心到清晨一两点是常事,很多协议都是在晚上签的。
最难的一户,工作人员上门20屡次才达成协议。其次是打好三张牌:拆迁前打好走访牌,拆迁中打好政策牌,安顿上打好感情牌,做到设身处地地为拆迁户着想。“只需真正做到文化拆迁、诚信拆迁、依法拆迁,‘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据理解,从2014年起,黄花镇全境触及经开区、空港城、松雅湖、黄花机场、星沙产业基地、综合保税区、黄花产业基地等七大开展板块47个项目的建立,累计腾地11478亩,动迁1748户、6569人,没有一个项目的启动因征地拆迁和谐和不到位而拖延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