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墙体广告 7月17日12时,贵池区唐田镇唐田圩水位已由17.55米降到17.23米,这是唐田圩近半个月来给全镇人民带来的可喜消息。固然如此,但该镇险情还未解除,唐田镇的一支民兵抗洪抢险突击队仍在黑夜中除险固堤,冲在抗洪前线。
7月15日晚21时,唐田圩忽然响起“急救”声,“西大堤凤凰村段背水坡面呈现管涌,水流很大。”险情报告一出,唐田镇民兵抗洪抢险突击队队长张旭东疾速组队上堤,晚上刚请了假准备送孩子回城里的队员王李也被紧急召回。
据唐田镇水利站已退休的66岁老站长王长海判别,险情是由下午大风将挡浪布扯破,加之大堤长时间水洗构成跌窝空泛所致。他指挥突击队员用脚踩的方式探求空泛的细致位置,在离堤顶面30厘米左右位置,发现直径40厘米的漏洞。
根据多年水利工作阅历,技术主干分析,这种跌窝要在迎水坡面的跌窝外围加垒一圈子堤,应用塑料布掩盖挡住进水,然后将跌窝内水排出,中止堵塞加固。但是迎水坡面面临升金湖,人工操作存在很大风险。
这时,扬名村民兵营长潘结兵不顾自身安危,疾速跳下水,让众人拉住他的衣领,将一个个袋子 扔下大堤。在队员们的努力下,半个小时后,大堤迎水坡面子堤加垒作业完成。紧接着,技术主干指导抢险突击队用塑料布中止子堤掩盖,挡住流水,同时在塑料布 上继续加固子堤,让跌窝处水流排出,不给唐田圩大堤构成压力。
抢险工作不时持续到16日清晨1点,民兵抗洪抢险突击队个个浑身湿透,却依然用理论行动践 行他们的口号“我们是抢险队,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据唐田镇抗洪抢险突击队队长张旭东引见,这支队伍由该镇十个村民兵营长组成,“7月1日 晚镇防汛抗旱指挥所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研讨应对此次号称‘大水年’的防汛工作,同时决议成立唐田镇民兵抗洪抢险突击队。”
据悉,集镇与升金湖仅一堤之隔的唐田圩大堤,全长5500米。由于唐田圩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近年来除了380米长大堤加固外,其他5100多米年久失修。因此伴随升金湖长期高水位运转,唐田圩的险情不时。
唐田镇民兵抗洪抢险突击队成立半月以来,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处置跌窝、塌方、管涌等严重险 情十余次。张旭东通知记者,固然民兵抗洪抢险突击队人数不多,但每次呈现险情,他们都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清晨1点、2点、3点……黑夜与白昼的每个时间 段,在唐田圩大堤都曾有过我们抢险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