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抚州墙体广告 怀着感恩之心,以及对家乡的不舍情怀,带着在外打拼的积存返乡创业,他就是70后返乡创业人员,罗英贤。
2006年罗贤英在临川区上顿渡镇城东程家山村创办了一家手套厂,他的办厂方式和他人不一样,本着一颗感恩之心,为了照顾离家远的工人,罗贤英在员工家左近设点,便当让她们开工做手套。这些工人大都是左近的村民,孩子要念书,所以不能外出打工。
在外打工多年的罗贤英,换过好几次工作,也阅历了各种悲欢离合。2006年在一
家电子厂上班,工作时工人们都要戴上防静电手套,而手套大多都是一次 性的,所以用量很大,供不应求,后来他探听到消费手套的厂家大都在
广东、
江苏一带,而工人大多是外来的农民工。深知外面挣钱的辛酸并且难以割舍家乡情怀的 他,想着要是能把厂开到家乡,既能够开展当地经济,带动当地闲置劳动力,又能让工人照顾到家庭,不用背井离乡就能多份收入,本人也能发家致富,何乐而不 为?这样的想法不断在他脑海里打转。
于是在2006年,他辞去了电子厂高薪管理的工作,来到
江苏苏州,走访和调查手套市场,在
苏州呆了一个月后,摸清了手套消费设备、原料、销售等各种 路径。但是首先面临着资金缺乏的问题,办个厂子最少也要十五万,于是,他就在亲戚那里借了十万,把机器、设备、原料买回来装置好就正式开工了。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本以为有了机器、人员和资料就能正常运作了,可是由于经历缺乏,做出来的产品不合格,拿到市场上卖没有商家要,不但没赚到还亏损了不少,于是又到
苏州学习了半个月,把质量抓上去了,销售也就没问题了。
但是好景不长,2008年金融危机,罗贤英的厂子遭受宏大打击,产品积压销不进来,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也纷繁回乡。以前担忧没工人做事,如今那么多 返乡人员都找不到事做,他做了一个大家不能了解的决议,不但没有减免员工,反而大量招收返乡工人,3个月时间里,从20几个开展到80多个员工,仓库积压 了价值近百万元的货物,四处借钱,员工工资还是每月准时发到她们手上,当地政府理解到状况,帮助贷款十万元。直到2009年8月,厂里效益才好起来,年底 积压的手套销售一空,资金也得以回转。
现往常,罗贤英的手套厂有50多个工人,年均纯利润达二十万左右,一切的手套都外销
江苏,每年的出货量达三百多万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