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西
墙体广告 “褚聚南路上不路灯,晚上村民出行不便利、不保险,盼望村里能处理一下这个问 题。”在75岁老党员金桂福翻开的一本本子上,记者看到了这条提议。“特别管用!问题反应到村里后,没过几光阴,村里就在褚聚南路上搞了‘亮灯工程’, 当初村民晚上还能去路上散散步。”金桂福笑着对记者说。
这本“特殊管用”的本子,是奉贤区奉城镇塘外村“党建微家”的活动记载本,上面记下了村里党员们提出的不少建议。金桂福是村里的党小组组长,也是“微家掌门人”。他通知记者,“‘党建微家’把党旗插在了
乡村宅基上,
乡村党员干事热忱更高,村民感到也更踏实了!”
“党建微家”毕竟是啥?这是奉贤区奉城镇建在农宅、社区、企业里的党建效劳阵地,不少党员腾出了自家客堂间来做“党建微家”,供党员运动。奉城镇相干担任人告知记者,“党建微家”作为社区党建效劳中心的一种延长,激活了
乡村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
乡村基层党组织急需“激活”
奉城镇地处
上海远郊,面积110平方公里,现有党组织293个,党员6300多名。近年来,由于党员人户分别、人口老龄化、常态化教育管理机制缺失等原因,部分基层党组织作用和成效呈现弱化。
金桂福通知记者,塘外村就是一个模范例子。塘外村由3村兼并,全村面积6.2平方公里,党员213名,在“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方面缺乏活动阵地,即使有了活动,也应者寥寥。另外,在党员人民的各类需求眼前,仅有的一个村党建效劳站也显得捉襟见肘。
“‘两学一做’学习教诲活动要由‘关键少数’向宽大党员拓展,党建效劳阵地必需延伸到
乡村的‘神经末梢’。”奉城镇相关担任人通知记者。
为此,镇党委综合推敲了场地前提、活动便当度、辐射效应等要素,在效劳热情高、义务心强、有
大众根本的党员家里客堂间,因地制宜树立了“党建微家”。 每个“党建微家”的“掌门人”由影响力大、号令力强的党员担负,还成立了“党建微家家委会”,每位家委依据自身特征主动认领职责,分担村党建效劳站职能, 带动周边党员
大众一同介入党建效劳、社会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