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墙体广告 近年来,“洋奶粉”遭到不少妈妈的喜爱。可假如在密密麻麻的外文阐明旁边找不到中文标签,那可就要留意了。这不,给孩子购置“洋奶粉”的马女士,就因找不到中文标签,将食品店告上了法庭。
今年3月21日,马某某在颍州区一家食品店,购置了4箱德国产的进口奶粉,共计24罐,价值4752元。马某某将奶粉拿回家后,发现有些异常。“仿佛和之前购置的奶粉看起来少了些什么。”经过认真检查,马某某发现奶粉里居然全都没有贴中文标签。
“难道这些奶粉有问题?”马某某来到购置奶粉的商店,请求老板支付货物价款十倍的赔偿金,即47520元。争论半天,双方并没有达成协议。
马某某一怒之下将该食品店告上了颍州区人民法院。法庭上,马某某向法庭展现了所购置的德国品牌奶粉,确实全是密密麻麻的外文字母,没有任何中文标签。依照有关食品平安规范的规则,商家的做法确实是违法的。
但针对店家能否应该承当十倍的赔偿,主审法官以为,如能证明该食品的标签存在影响食品平安且抵消费者形成误导的瑕疵,依据食品平安法规则,除请求赔偿损 失外,还能够向运营者最高请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马某某固然购置到了没有中文标签的“洋奶粉”,但并没有食用,未对其身体形成损伤,也无法证明进口奶 粉存在有毒有害及本质性质量、平安问题,故依法不予支持其十倍赔偿的诉求。在法庭的调解下,马某某进口奶粉原样退还给被告,被告返复原告货款4750元, 另行给付被告一次性补偿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