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西
墙体广告 今年上半年,
成都效劳业添加值同比增长8.1%,占地域出产总值的比重为54.3%,比去年同期进步1.2个百分点。
仔细研讨数据会创造,效劳业疾速增长的背后,新兴效劳业??
乡村电子商务增加尤为矫捷。2016年一季度全市农产品网络批发买卖额10亿元,占全省总额的42%。农产品经过电子商务实现的销售收入约占销售总收入的10%左右。
这恰是国内贸易流通体制变革开展综合试点的成就之一。
1
建破农超对接平台
打通农产品上餐桌“最后一公里”
“几个小时,就能够运到
成都市民的餐桌上。”在郫县唐昌镇战旗村,
成都盛沐源农业有限义务
公司的分拣中心就在这里,每天,工作职员在这里将茄子、玉米、冬瓜等蔬菜装车。几个小时后,
成都市民就能在超市里买到这些新颖的蔬菜。
农超对接是
成都开展海内商业流通体系改造开展综合试点,为构建全国同一的“大市场”“大流利”格式探索出的经验之一。
郫县唐昌镇战旗村村主任杨勇至今还记得3年前莲花白畅销的情形,当时,“莲斑白卖几分钱一斤都没人要,80多亩地产的莲花白烂在了地里。”他说,招致畅销的原因是供大于求。头一年莲花白卖价高,大家感到行情好,就都去种,成果第二年产量一多价钱就跌下来了。
为了便利全村农产品进入城市,处理农户卖菜难的问题,今年,战旗村与
成都盛沐源农业有限义务
公司停止协作,树立了农超对接平台,天天都要配送蔬菜30多 吨,主要供应分布在
成都市的永辉、伊藤、千盛等大型超市以及北、上、广各大蔬菜批发市场,“我们和农户、超市直接对接,减少了旁边流通环节,节省了 15%~20%的本钱。”据先容,该形式下,订单式消费也让农户种植蔬菜针对性更强。
市商务委相关担任人引见,在市区,结合内贸流通 体制变革,
成都重点展开生鲜农产品电商配送示范点建立试点工作。2016年,
成都将城市社区生鲜农产品电商配送终端设备,比如电子菜箱、
移动生鲜农产品提 货站等建立归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在五城区和高新区范畴内建立100个城市社区生鲜农产品电商配送示范点,着力处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最后一公里”的问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