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墙体广告 7月28日,颍州晚报报道了“单位不发高温津贴,最高可罚2万元”的音讯,并发布了投诉电话。颍州晚报记者15日从市劳动监察大队得悉,半个多月过去了,仅接到一人投诉。
仅一人投诉未发放高温津贴
7月28日,颍州晚报发布了投诉电话2293667,用于户外工作人员投诉未发放高温津贴。当日,一名户外工作人员拨打2293667投诉,接听电话的市人社局劳动监察投诉大厅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只担任农民工工资拖欠类的投诉,并不担任不发放高温津贴类的投诉。
这名户外工作人员反应状况后,颍州晚报记者立刻咨询了市劳动监察大队有关担任同志。这位同志解释,局里刚下的文件,大厅工作人员尚未接到通知,他立刻布置大厅工作人员承受此类投诉,但这位户外工作人员后来没有再打电话,尔后再无投诉。
地毯式检查正在停止
颍州晚报记者理解到,自我省2011年实行高温津贴政策以来,我市根本上也未接到此类投诉。目前我省高温津贴执行2011年的规范,即每天最低10元, 发放条件是“日最高气温到达35℃以上,在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发放防暑降温用品,不能替代高温津贴。
市人社局有关人士剖析,高温津贴类投诉率简直为零,一是个人维权认识不够,二是宣传不到位,三是一些单位对此不注重。
从7月开端,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阜城范围内展开了包括高温津贴发放执行状况在内的标准劳动用工检查,其他各县市区也同步展开检查。
“从目前控制的状况看,国有企业或管理较标准的私人企业对高温津贴政策执行较好,有的发放规范远高于每天10元,发放时限也放宽到整个七、八、九月。”有关人士引见。不过,也发现有局部企业执行不到位。8月底检查完毕,将对不执行高温津贴政策的企业予以处分。
据理解,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将责令有关企业限期整改;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将给予2000元-20000元行政处分。另外,关于建筑类企业,还将倡议建立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记载不良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