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墙体广告 昨天上午,
宁波李小姐给钱报96068热线打来求助电话,说她8月20日在京东商城买了一个挂烫机,后来接到一个自称是京东“客服”的电话,对方称李小姐购置的商品需求退款,发过来一个二维码让她依照提示操作,就这么一弄,李小姐支付宝里的4.5万元没了。
李小姐怎样也想不明白,信息是怎样泄露的?这4.5万元还能要回来吗?她曾经向
宁波当地警方报警。
网上下单不久接到“客服”电话:
“快递小哥出车祸了,需求退款重购”
李小姐今年24岁,大学刚毕业,目前在一家
医疗机构上班。8月20日,她在京东商城上购置了一个挂烫机,一天后,忽然接到一个自称京东“客服”的电话。
“对方很细致地报出了我购置的商品信息,还跟我说‘快递小哥出车祸了,需求退款重购’,我当时也没起疑。”李小姐说,由于平常工作时,她也会遇到快递小哥生病的状况,况且对方能把个人信息说得这么准确,她完整就信任了对方。
后面的事情,却让李小姐懵了。“对方和我对了一串数字和链接,我点进去一看,确实是一个退款界面,然后他就让我翻开支付宝,点击里面的蚂蚁借呗,按着他的指令一步步操作,后来又提供了一个二维码,让我扫一扫,结果这一扫,透支了4.5万元。”
4.5万元关于一个刚参与工作的小姑娘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昨天黄昏,李小姐再次给钱报记者打来电话:“我的信誉卡也被盗了3笔,各490元,查到骗子是经过国美在线消费的,如今消费商户订单号也查到了,曾经提供应了警方。”
京东回应:消费者可能被“撞库”了
这种作案手腕在网络效劳平台有普遍性
昨天下午,钱报记者联络上了蚂蚁金服,关于李小姐的遭遇,一位姓彭的工作人员立刻经过后台对用户系统停止了查询。“系统记载显现,8月21日晚,用户申请开通借呗,开通胜利后借款4.5万,随后全部提现至自己的银行卡……”
关于李小姐提出的借呗额度问题,这位工作人员说,开通借呗,需求用户自己输入支付密码并且需求用户自己的
手机停止短信校验,短信中会通知用户正在借款以及借款的金额。
记者采访中发现,与李小姐遇到同样骗局的受害者不在少数。去年年初,《
广州日报》就曾报道了一位杨先生在网购下单不久,就接到来自“客服”电话,对方准确报出他的买卖信息,不由他不信,依照“客服”的指令,22多万元不胫而走。
昨天下午,钱报记者联络上了京东商城。“依据我们的判别,这位消费者很可能是被‘撞库’了。”一位姓周的工作人员在回复钱报采访的邮件中这样表述:“有些用户在不同网站运用相同的注册信息(用户名和密码),而局部维护用户信息平安认识较为单薄的网站,可能存在泄露用户信息的状况,被不法分子获取后,运用撞库的办法在其他有买卖属性的网站(如电商、互联网金融等),尝试登录并获取用户购置商品的信息,进而冒充客服人员施行诈骗。近期这种作案手腕在各网络效劳平台有一定的普遍性。”
“
公安部刑侦局”官微曾经发过一条“警觉!京东购物遭遇假网站退款诈骗多发”的微博,同时给大家开出了防骗“药方”:首先,平常至少设定两套密码,把触及钱财的账户名、密码和普通生活用密码分开;其次,填写快递信息时,运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