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末,宜昌市西陵区警方发现,新式毒品在其辖区娱乐场屡禁不止,西陵区公安分局当即建立专班打开隐秘查询。 经查询,40岁的宜昌男人张某进入了警方视野。张某的两名马仔常常开着汽车在宜昌各大娱乐场所周边沿街兜圈,仅用几分钟就完结毒品买卖。警方还发现,张某每个星期都会去潜江“访问”38岁的男人王某,事后总会拎着一个袋子脱离。 本年3月12日,张某再次赶往潜江,参与一名丁姓男人的宴会,王某和张某共坐一桌。丁某与王某是同学,多年来一直跟随王某经商。民警发现,丁某常常开着面包车前往潜江一处废旧库房,该库房窗户均用木板封闭,凑近能闻到冲鼻的化学气味。
另一组民警发现,与王某、丁某往来亲近的48岁男人刘某十分可疑,他在潜江一小区空房内常常筛网、晾晒。依据数月的侦办,民警判别,王某、丁某、刘某有制作毒品的嫌疑,制毒工厂是丁某常收支的废旧库房和刘某筛网的房屋。
4月15日下午,民警将再次进货回来宜昌的张某捕获,随后两名拿货准备去散卖的马仔落网。当晚7时许,民警在潜江捕获王某及其爸爸,一起缉获制毒原材料9袋,仿真枪3把、自制枪1把以及枪弹20余发。 在制毒工厂,丁某被警方捕获,民警进入室内后发现该工厂似乎一座巨型试验室,设有脱水区、拌和区等,并摆放着六七十种制毒工具,民警随后从厂里共搜出100公斤K粉制品。
审讯中,警方又挖出另一名嫌疑人刘某某,37岁的刘某某是潜江人,使用特别手法向王某、丁某供给制毒原材料。丁某担任生产,王某父子担任找销路,该团伙又雇请刘某对毒品深加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毒品生产、加工、出售产业链。
现在,张某等8人已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此案还在进一步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