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墙体广告 “我终身,与诗书做了闺中伴,与翰墨结成骨血亲,曾记住,菊花赋诗夺魁首,海棠起社斗新鲜,怡红院中行新令,潇湘馆内论旧文……”在8月24日、25日
浙江金华举办的“筑梦路上”——陈晓红扮演艺术专场上,国家一级艺人、我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陈晓红一出场便招引了观众的目光。
两日来,
金华的我国婺剧院的门口被沪杭等地赶来的越剧迷们围得风雨不透,由
浙江音乐学院艺术实习处、戏剧系主办,
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协办的“筑梦路上”——陈晓红扮演艺术专场在这里精彩扮演。
陈晓红是闻名越剧扮演艺术家王文娟的弟子,国家一级艺人,我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文化部“文华扮演奖”取得者,
浙江音乐学院戏剧系老师,以文武兼备的艺术功底和细腻逼真的扮演功力,取得社会重视。
“筑梦路上”——陈晓红扮演艺术专场以展示陈晓红在艺术道路上追辛求索进程为主要内容,集昆曲、越剧,文戏、武戏为一体,剧目包括越剧《红楼梦?焚稿》、昆曲《牡丹亭?寻梦》、越剧《班昭》片段和昆曲《扈家庄》。
越剧《红楼梦》是王文娟出色的代表作之一,她把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演活了。作为王文娟弟子,陈晓红吸收了宗师的扮演精华,更以自个独有的方法刻画了一个颇有神韵的黛玉形象。
此次扮演中,与陈晓红搭戏的是
浙江音乐学院戏剧系老师金彩芳,两人的扮演,场面凄美动听,感人至深,感动观众的心。 昆曲是我国陈旧的戏剧声腔、剧种,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陈晓红表示,越剧是一个多样化的舞台扮演方式,款式的多元,扮演的多元,要求她在传承越剧本体传统艺术的一起,多方面学习,而吸收昆曲的利益,就有利于补偿越剧的缺乏。
“似这等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一段《牡丹亭?寻梦》唱出了杜丽娘萌发怀春之情后的不尽酸楚,也唱出了陈晓红对昆曲陈旧艺术的无尽敬重。
婺剧院灯火透明,掌声雷动。扮演结束后,疯狂的越剧迷们久久不肯离场。
从
上海赶来的越剧迷通知记者,这四折体裁各异的戏剧并没有全部展示陈晓红的水平,“陈晓红是一个勤勉仔细,无怨无悔追逐梦想的越剧艺人,期望她能为越剧迷们带来更多扮演,也期望她在浙音培养出更多优异的越剧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