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墙体广告:台湾《经济日报》13日以“苗栗養殖大閘蟹橫行上海”为题报道说,台湾苗栗县引进大闸蟹养殖仅两年,12日在上海举行的全国河蟹大赛中大获全胜,博得三面“金蟹奖”及最高荣誉“最佳口感奖”。
据报道,大陆大闸蟹养殖权威、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武大赞“十分了不起”,苗栗胜利突破过去“北纬28度以南养不出优质大闸蟹”的成见。
由上海海洋大学主办的第七届全国河蟹大赛在上海举行,共有来自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等大陆九省以及苗栗在内共56家大闸蟹养殖场,选送千余只河蟹同场角逐大陆河蟹行业的“奥斯卡奖”。
王武表示,今年参赛单位多、涵盖地域之广创历届之最。但本届最重要的“亮点”,是台湾突破了过去普遍以为,北纬28以南由于天气过于酷热,养不出优质蟹的呆板印象。
去年初,在上海市政府与市台办辅佐下,上海海洋大学向苗栗提供大闸蟹蟹苗及技术指导;同年9月,首批两岸协作养殖的大闸蟹胜利上市。
今年苗栗大闸蟹养殖开展协会以北、中、南三区,分别报名参与大陆的全国河蟹大赛,结果三区都夺下“金蟹奖”,其中南区还另外博得“最佳口感奖”。
王武说,大陆业界将“金蟹奖”形容是“一等奖”,“最佳口感奖”更是整场竞赛的最高奖,由于蟹就是要好吃。他指出,今年苗栗养殖出来的大闸蟹,质量比去年还好,是“十分了不起的大事”。在12日的颁奖仪式上,王武还要在场一切参赛者为苗栗的蟹农鼓掌。
报道引述上海海洋大学校长潘迎捷的观念,称苗栗的环境十分合适养殖大闸蟹,水质佳、温差大。
潘迎捷称誉,苗栗养殖出来的大闸蟹,口感一点都不输阳澄湖大闸蟹。
潘迎捷说,过去都是台湾将蝴蝶兰、水果、石斑鱼、虱目鱼的种植、养殖技术转移至大陆。过去两年,上海海洋大学辅佐苗栗养殖大闸蟹,是两岸农业交流中,初次由大陆技术输出到台湾,是一次十分胜利的经历。
亲身率队来上海参赛的苗栗县长刘政鸿表示,苗栗去年养殖的大闸蟹约45万只,今年大幅生长至80万只,蟹农也从本来的31户增加至103户,预估今年将发明新台币1.2亿元的产值,并带动苗栗观光产业的开展。
今年在大陆竞赛质量取得肯定后,刘政鸿预期,明年苗栗的大闸蟹养殖将会比今年更好。